880/在国外勿用“中国思维”
(2015-03-31 10:13:19)
标签:
沙巴四季酒店逃票者思维太太 |
分类: 杂谈 |
去年5月从布里斯班飞到悉尼,在机场坐“沙巴”去四季酒店。这“沙巴”是面包车,可以从机场直接将客人一一送到具体目的地。比的士便宜,比大巴方便,所以很受欢迎。由于不会讲英文,只好事先译好一张纸条,意思是在机场到那儿去坐“沙巴”,以及要到酒店的地址。挥着纸条问了几个人都热情给指了坐车的方向。问最后一个人时看我们有些迟疑,干脆领我们到了要坐的沙巴跟前。坐到车上先后,有两个人拿着计算机给我们打30和60的数字,嘀嘀咕咕一番,我们也听不懂。朋友己告诉我们沙巴到我们去的四季酒店收费是30澳元。见这两人这么反复鼓捣,以为车费要收60元了,我们一个劲的摇头。不过去酒店的一路上,我们心里都有点忐忑,有点担心上了黑车,有可能被宰。车快到四季酒店时我和太太对视了一下眼神,意思就只付30元,绝不上当!太太已在手中准备好了30元,打算到时一塞了之,如给“大钱”怕不给找。车到酒店,搬完行李,太太才将钱递到司机手里,这是担心不拿到行李就付钱行李会被扣。结果钱付了,人家一个劲道谢,根本沒有我们担心的那回事。这时我们才明白,机场那两个人用计算机打出30和60这两个数字,是问我们返程时要不要再坐沙巴,30元是单程,往返则是收费60元。不懂语言害死人呀!碰到事情总要设防在先,疑虑重重,这是在中国养成的习惯。在国内也确实需要这份警惕,不然会被宰死,祸害死。可这典型的“中国式思维”在国外没有用,人家诚信、礼貌、不骗人、不欺负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和太太事后哈哈大笑,笑自己没事找事。
也是去年9月在维也纳,我们与同行伙伴夫妻两人同去一家“鱼”餐厅晚餐。这是家半自助馆子,所有的海鲜菜品都一条直线展示在柜台,大都已按份装好。食客手拿托盘,将看中的菜让服务生一一放到托盘中即可,快结尾是饮料、刀叉、纸巾、调味品等,自取自用。最后收尾处是按所拿的食物计总价付账。饭快吃完时,我们和同伴聊起这餐花了多少钱。他们很惊讶,说你们怎么知道花了多少钱?原来他们不了解这的付费方式,没明白拿完食物要先付账,才可以端走吃,直接端过来就开吃了。他们赶紧吃完就去“补账”,店方很惊讶,可能以前从来没发生过这样的事。由于东西已进肚,很难说清楚吃了什么,吃了多少。最后完全是你说吃了什么就是什么,一点也没有做核对。其实这次如果吃了就走,肯定没人搭理你。也就是说你拿了东西不付账,坐下就吃,吃完就走,也彻底没障碍。人家就没有这个预防机制,压根就不会想象有人“白吃”,也肯定没有人钻这个空子。依中国人的思维,这样漏洞太大了,早晚有一天会漏洞百出被吃塌了。我曾在深圳一个酒楼看到两个人吃完饭就走,等服务员发现早不见人影了。那个女服务员大哭,看不住台“飞单”了,服务员要自己买单的。
我们在布拉格买了三天的公共交通“通票”,市内大巴、地铁无限次随便坐。第一次乘坐时,要巴士或地铁上一个“黄色匣子”中刷一下,之后再乘车上下车都没人检票,也没有什么装置来刷票,完全自由上下,如果没有票搭车也没任何问题。这种“完全信任”在中国还不能想象,按国内的思维,这样肯定行不通。不过国外也有“逃票”现象,据奥地利媒体报道,维也纳市政府“奖励”了该市有史以来被查到的第100万个逃票者,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市政府奖给了这个人10万欧元“逃票”大奖,当然奖金要先扣去逃票的罚票。市长讲话感谢逃票者为维也纳带来巨额罚款收入,这件事可能是作为一个幽默来做的,也说明个别零散的逃票,并不影响对市民的信任。历久年长100万个逃票不算多,当然可以忽略不计啦,而且还为政府带来巨额的罚款收入。
到了国外还是要收起国内养成的“小肚鸡肠”,大大方方,敞敞亮亮地做人做事。肯定没人欺负你,或很少碰到有人欺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