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50/中国平面设计师的“孤独”

(2015-03-11 09:35:02)
标签:

设计师

平面设计

中国

团队

工业设计

分类: 平面设计漫谈

与市场有关的平面设计进入中国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而来。在此之前中国听不到.“平面设计”这个词,那时只有中央工艺美院、浙江工艺美院,没有专业设计学院,即使工艺美院中也难见设计专业,都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方面的专业门类。我1978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最后一年分科,我的专业是“工艺美术”。记得从汉代画象砖、漆画、剪纸、蓝印花布、书籍装帧、泥塑等一路“浮萍”般飘过来,都轻轻点水接触了一点点,唯独没学平面设计应学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改革开放后,特别是电脑使用开始普及后,设计一词才开始“热络”,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会电脑设计软件就可以当设计师,很容易找到工作,待遇还相当的不错。用电脑来设计掌握的人不多,所以会电脑在先,真正学过设计,有美术专业基础反而不太重要。设计传入中国,初期室内设计几乎被香港设计师垄断,占有大陆市场最大的份额。园林设计亦是如此,外部力量占主导。工业设计则连影也见不到,直到近些年工业设计才开始有些动静。制造业大国,光顾给别人代工了,自己没有原创产品,实在不需要工业设计。设计自在中国开始流行后,唯有平面设计是本土设计师主导,这是因为平面设计必须就近服务,外边的人鞭长莫及手伸不到。还有平面设计零碎、麻烦、赶急,每单价值又大多很低,人家也看不上眼。因此中国平面设计师群体最庞大,从业人数最多。但中国平面设计师现其它问题不谈,先说他们实际上大多数是特别“孤独”的。

 

平面设计是个系统工程,是个整体项目,团队任务。一家正常的设计公司,其员工组成结构起码是这样的:客服——策划一文案——创意——助理设计师——设计师——资深设计师——设计总监。一个设计单是先由客服与客户很好沟通,了解客户意图、要求。再转达给策划,策划根据客户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推广、营销、竞争等因素,做前期市场调研分析、市场营销定位策划、推广策略制定,前期这部分对设计的方向、调性、风格、目的性、情绪表达至为重要。创意师要考虑用讲故事、幽默、形象化、趣味性的方式建议表现设计内容。等到了设计师那里怎样设计一切都已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忠实真诚地执行就行。即使这样设计方案也要按设计师层级,多次讨论、分析、创作、调整,无数次“头脑风暴”后,才可以拿出设计方案。之后还要给客户提案,听取意得见再沟通、调整……

 

也就是真正的平面设计必须有前期很好的策划、定位,很好的文案,很好的创意,依据这些前期的清晰的准备,设计师才能明确设计方向、策略、目的,才可以创作出好的设计作品。一句话平面设计不能没有团队,没有团队的设计是很难想象的。

 

一个成功的设计原本不该,也不可能是一个设计师能单独完成。但在中国现实条件下,大量的平面设计单都是某个设计师凭一己之力完搞定。设计公司先不说了,社会上充斥着大量“自由设计师”,这是往好听了说的,实际上就是某个设计师不注册公司,没有办公地点,没有助手,就是家里支台电脑就接单做单了。即使是设计公司也是有大有小,几个人,甚至更少人的设计公司占绝大多数,没有也无法进行团队创作。至于一些生产企业自己所用的设计师,也绝大多数是单打独斗,设计好坏就仅是企业本身认可,无设计真正价值意义上的海标准。那些在企业担任独立设计师的人最后结局都挺“惨”。我接触过一位在化妆品公司工作的设计师,他的设计从没人指导,没人参与讨论,也没有最后设计品质好坏的监督,经常性就是公司领导“OK”一句话就用了。也可能这个设计到处是毛病,但也顺顺当当过了,这在专业设计公司很难想象。说在企业担任独立设计师结局“惨”,是说他们“自舞刀枪”,干多少年都不会有提高。

 

为什么中国平面设计师缺乏团队创作,仅是个人“孤独”奋战,按说不会出好作品,也不会受欢迎,但社会上平面设计单依然满天飞。其实原因很简单,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缺少原创产品,在国际上更没有象样品牌,因此中国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及现在本质上都不需要真正为市场营销、推广所做的设计,平面设计大多是“自娱自乐”,就事论事,为所欲为。与市场无关、与品牌更无关。在中国做平面设计师很容易,绝大多数人在电脑上左试右试一个设计单就稀里糊涂出来了。中国设计师早就习惯了“孤独”工作,也只有这般“孤独”地活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