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33/旧作拾遗(21)蒙古族祭“敖包”的由来

(2015-01-27 15:34:33)
标签:

娱乐

敖包

蒙古族

蒙古人

旧作

分类: 杂谈

这部分写蒙古族民俗的文章上世纪80年代,也大都发表于《内蒙古日报》、《呼和浩特晚报》的草原文化专栏上。后收入我的作品集《现代日用品的美》一书中。此书1991年9月由新华出版社正式发行。我对蒙古民俗没什么研究,当时写的也比较肤浅,在此仅算是个简单回顾吧。

 

看过电影《金鹰》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影片开始的这样一个镜头:辽阔的草地上,石块垒成的几个高高的石垛耸立在那里,上面插着五彩缤纷的旗帜,这就是蒙古族祭祀用的“敖包”。现在你若到内蒙古达茂草原旅行,在昭河旅游点就可以看到长年耸立那里的“敖包”。近代蒙古人对祭敖包非常重视,平时即使是路过敖包也要远远地下马叩拜,并在敖包上摆上佛像,供上牲畜、酒茶等物。祭祀时喇嘛诵经,人们围着敖包从左到右绕圈翩翩起舞,欢乐地歌唱、喊叫。然后还要连续几天举行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现在牧区流行的“那达慕”体育盛会,便是由祭敖包演变而来。即使是现在的蒙古族人民依然保持着一年一度祭敖包的习惯。

 

蒙古族祭敖包,据说来源于藏族的影响。藏人常把石头刻上佛教的“六字真言”放在山野里,以后人们路过此地,就自动向它抛一块石头,日积月累便逐渐堆起一个大石头垛来。人们在上面插上用五种色彩的布做成的“经幡”,还要放上弓箭和山头角等,这就是所谓的敖包。蒙古人祭敖包据说还另有原因,在蒙古族古代传说中,以为自己的祖先来自“额尔古涅·昆”的地方,即现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河两岸的山林地带。因而在古代蒙古人信奉的萨蛮教其原始宗教观念中,十分膜拜高山和大树。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历史上的蒙古族人历来有祭祀“尚石神树”的风习。把石头垒成高大的石垛,就是把它当成一种高山的象征,用以永远纪念成为自己民族摇篮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