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21/旧作拾遗(14)美化牧民生活的实用美术

(2015-01-17 10:00:41)
标签:

文化

牧民

民族

蒙古族

美术品

分类: 杂谈

这部分写蒙古族民俗的文章上世纪80年代,也大都发表于《内蒙古日报》、《呼和浩特晚报》的草原文化专栏上。后收入我的作品集《现代日用品的美》一书中。此书1991年9月由新华出版社正式发行。我对蒙古民俗没什么研究,当时写的也比较肤浅,在此仅算是个简单回顾吧。

 

一说到蒙古民族艺术的美,人们总是提起马头琴那悠扬动听的旋律,“安代舞”那豪迈粗犷的风姿,还有草原歌手那优美流畅的歌喉……但是,却往往忽视能极大美化牧民生活的另一民族艺术组成部分——民族日用工艺美术品的美。这类似民生活必需的奶食器皿、马上鞍具、家用毡毯、服装头饰等品种繁多的日用品,虽属于轻工、手工和纺织工业产品,是人们离不开的生活用品,具有物质的实用功能。但由于它们在生产过程中要经过造型、色彩、装璜等不同程度的美术设计和加工,所以它又成为具有一定美学特征,能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审美要求的实用美术品。正因为如此,牧区的民族日用品,才被人们看成是一朵别致的民族工艺之花。

 

发展和繁荣民族艺术,民族日用品工艺美术是一个重点。因为一个民族的日用工艺美术品,无论从数量、质量、品种及整个外观形式,都能体现这个民族传统的作风和气派,也是这个民族生活水平形象性的标志。蒙古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早就产生了与本民族生活和生活方式,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适应的直接用于生活的实用美术品。这些把美和实用功能融为一体的艺术品,有的以色彩浓艳见胜,有的以格调质朴悦目,有的则以清雅讨人喜爱,加上风格粗犷的民族图案的精心装饰,美观实用,多姿多彩。与蒙古民族质朴、深沉、热情的民族特有气质脉脉相通,流露着草原牧民灼热、丰实、健康的思想内涵情意,使民族文化与日常受益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在制作工艺上,运用材料也十分合理,工艺精湛。使用效能方便,无论是大的橱柜、马鞍、毡毯、蒙古袍,还是小的奶壶、茶碗、蒙古刀、奶模、刮汗板、鼻烟壶等,其品种、造型、装饰都有鲜明的民族性格,非常符合牧民的特定生活方式的要求,成为蒙古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民俗珍品。今天,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牧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想应地对日用工艺品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的民族日用工艺美术应顺应历史潮流,不断丰富和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