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4/石头“雅好”的终结
(2014-01-23 20:26:42)
标签:
行家自导自演藏家价格事实 |
分类: 巴林石漫谈 |
大家都知道前些年四大名石价格暴涨,象巴林鸡血石每年都有相当比例的涨幅。几年前几十万一块的鸡血石,现在动不动就上百万了。去年嘉德秋拍巴林鸡血石,连一块2.3x2.3x5.9cm这样过去认为根本不够“标准”规格(原标准规格方章为3x3cm)的方章,也拍出184000元的高价。类似大小的巴林鸡血方章前两年也就一、二万元的样子。好石头昂贵到这种程度,业界甚至有了这样一个说法,石头的“大户”时代已来临。只有实力雄厚,财大气粗的巴林石大户,才能倒腾的起一块不是百万以上,就是千万以上的石头了。好资源势必向这些“土豪”集中,市场话语权当然也旁无它落,小门小户的石头商家会逐渐被洗牌出局。石头价格不仅涨的疯,而且好石头卖的也好。一些实力雄厚的巴林石“大户”,一年卖个几千万石头很正常。有的鸡血石一块就上千万,甚至几千万照样有人要,一点也不愁出路。
不过这应该说都是过去的好日子了。
不用违言,过去石头因卖的俏,导致价格飞涨。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相当多好石头最后去向都是“灰色地带”,直接说就是拿去给官员行贿送礼了。有些人为了办事送石头给官员,然后再声称这块石头入选了什么名石展。把石头“借”去送展,再说有人看中了这块石头,花了多少钱买了。这种“自导自演”,很顺溜地把送官员的石头“合理变现”了。还有人尽量“培养”和“引导”官员对石头产生爱好,然后以“雅好”、“文化”、“收藏”之类的名义,送上好石头。对方当然明白好石头绝对是“奢侈品”,还可以不断升值,比收钱财要安全隐蔽的多。而且一但有事还可以“装糊涂”,说以为就是个玩玩的石头,并不知其所具价值。可以说现在一大批官员都有了这样或那样的“小爱好”,石头在其中很“热门”。但相当多时候这种对石头的爱好,与石头本身并无关系,而是其收受的途径隐蔽,“变现”方式多,出了事也容易推托责任。这种表面文雅之下其实是权钱交易的肮脏。即使部分官员确实真有玩石头的兴趣,并且石文化的修养造脂都还可以,那更挡不住被人“顺杆爬”以把玩、鉴赏和收藏的理由源源不断送上好石头。这虽然貌似正常的石头“雅好”,其本质还是受贿。只不过给这样“懂行”的官员送石头,要加倍小心,送的绝对是精品好东西,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现在风声很紧,官员们都风声鹤唳,不大敢造次了。高档消费品、奢侈品、文物古玩市场价格和消费量应声而下。茅台酒、五粮液酒都放下了身段降价促销;高档酒店、宾馆都闹着要降星级和脱星来保持客流,维持生计。豪华酒楼门可罗雀,无人问津等等,高消费风气现已大变。石头市场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晴雨表,大家都感觉石头生意比以前差了很多。石头“疯狂”红火日子也许就到此为止了,这是过去不正常,泡沫化市场回归理性正常的必然时刻,凡是不符合经济规律和市场游戏规则的行为都不会持久。事实上这几年的好石头不是行内互相买来买去,就是有能耐的把石头卖给了行贿的人。真心喜欢石头地道的藏家已经买不起精品好石头了,除了那些有人给白送好石头的“行家”,才可以玩的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