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28/一把完美的石雕好壶

(2012-11-24 16:27:48)
标签:

杂志

功能

谈到

艺术造型

钮也叫

分类: 巴林石漫谈
用寿山、巴林、昌化石雕刻的精品“茶壶”,实际上已失却了功能性这一项,没有人肯用一把代价高昂,价值不菲的石雕来泡茶。市场上也有相当数量质地很差,雕刻粗糙的寿山、巴林石壶,就是这种品质的壶也至少要千把块左右一把,同样也极少有人当真用来泡茶。石头的雕刻造型早已是象征性了,也就是个表达形式。比如石头印章,稍好些或以上的绝不篆刻实用,因此石雕壶没有功能性实用价值再正常不过。这样石雕壶与紫砂壶、瓷壶、铁壶相比,讲后者之美时必先提功能性之好,而且确确实实要在使用中体现出功能的完美和顺畅,否则这绝不是一把好壶。虽然石雕壶也讲功能性,但这种功能性只体现在壶的造型形式美中。也就是说壶虽然不用于实用,但同样要体现出壶的使用功能特征,还是要做成一把地地道道能用的壶。那么一把完美的石雕好壶是什么样子呢?

首先要有明确的制作名款,或者闲章款识。石壶一般都在壶底刻有壶的命名和创造者的姓名。这种“画押”实际上是创作者的“品牌”标识,是这把壶的身份验证,有了就会更增加壶的作品名气和收藏价值。

石壶的器形的造型要特殊和少见。极少见的独特器形,并能形成单独系列的品牌款式,一看就知道是谁的作品。这种独一罕见的器形能代表创作者以壶言志的心迹和情感,具有极个性的艺术风格和鉴赏韵味。石壶的器形特征主要体现在“相石构思”上,即利用现有石色、石纹来安排壶的器形,让自然石材与雕刻创造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由于是天然石取材,石壶的器形多以自然山水、花草、果蔬、动物等为主,比较注重日常生活趣味和现实灵感,也有少量的古风古韵的器物造型。因为要以石材色和质相石创作,石壶的器形一般都会“随行就市”,以突出石头的质地和色彩为主要诉求,石壶的器形因而变化多端,难见标志性的品牌系列。总而言之,越稀少、独特的器形越珍贵,重复率高的器物造型则肯定降低了价值。

石壶的形体特色也是看一把壶的关键。石壶有的浑圆,有的精巧,有的空灵,有的古朴雅逸,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对石壶来说形体构造最重要是壶的灵秀精巧,壁如纸薄,剔透轻盈,凡达不到此效果即失却了一把石壶的根本形体要求。陈明志雕刻的石壶内行看一眼就知道是他的作品,将一把石壶弄的极为轻巧灵逸,透爽过影,独显出陈明志雕壶创作的艺术魅力。石壶与传统紫砂、陶瓷、生铁等壶形体上有很大区别,这是因为石壶为一壶一立意一题材,很少量产。形体本身就因紧跟题材主题而专有构成,因此石壶的形体美离不开服务和表现主题的要求,石壶的形体美一定是最个性独一,最具显著特色的。

提梁也称把手,其对一把壶的整体美感至为重要。恰如其分的上下,左右比例关系完全影响到壶的观感。提梁务必直立、挺拔,构造既饱满坚实又要有强劲的力量感。石壶雕刻家还经常将提梁精雕细硺,赋予多变化,多结构的花样纹饰,这样能提升整把壶的精致美感和人文内含,也增加了作品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壶嘴也叫流口,一把好石壶尽管不用于实用,但壶嘴照样应该水流畅通,断水及时,只有这样才有一把好石壶通达流利的内在神韵和气度。壶嘴正看、仰看、侧看都完美无缺,与壶体天造地合,无比般配。另外壶嘴最上端应于壶肚最高处呈水平线,这在壶的实用中能保证壶内的水静置时不会从壶嘴中流出来。对石壶创作来说这就要做到结构准确,构成合理,形式美感到位。可以说壶嘴造型准确对一把壶能否有精神气、有魅力生死攸关。石壶的壶嘴可以千变万化,但基本形态大多仍是传统的风格样式,比如鸽嘴、鹤嘴、炮口、鸭嘴、兽口如龙、凤壶嘴、兽口吐炮管嘴等多种。也就是说石壶嘴不管怎样变化,但不会背叛“其宗”。

石壶的壶盖是一把壶最突出的部分,有如人的一顶帽子,其观感和效果如何立马决定一把石壶的成败。石壶的壶盖最好与壶体同用一块石头,而且色彩和花纹要“无衣无缝”的对接。如果壶盖与整把壶“魂不守舍”,处于游离状态,肯定严重影响观赏效果,那一定不是把精品好壶了。壶盖同样要造型挺拔饱满,不能软塌下陷,与壶体要严合不露隙。否则即便是壶盖壶身石色石纹相接完美,也前功尽弃,非常降损石壶的价值。

提到壶盖就不能不提到壶口,也就是壶体的上开口。其构成是否恰当,也不能视而不见,创作时如处理不当也会影响壶的整体美感。尤其是我们摘掉盖来看壶时,壶口高低、大小与壶体的比例关系,结构层次是否恰当完美就一览无余,壶口的边缘处理是否圆润和精细,此时更影响壶的品质和美感。

石壶的摘钮也叫壶撮,这是为提壶盖而设。传统实用紫砂、陶瓷、铁壶摘钮都比较简单,石壶的摘钮造型则与整把壶的立意和风格密不可分。石壶雕刻家常常把表现主题最强烈的代表元素用于摘钮,比如陈明志的“鸟巢”壶,壶钮就是几只敖敖待哺,齐张大嘴的幼鸟。这种创意艺术处理往往有画龙点晴般的艺术魅力,充分表现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以及小动物的可爱和亲切。壶的摘钮处理得当也会增加了整把壶的艺术美感,小小摘钮关乎全局,是一把壶是否完美的又一要素。

一把石壶是否使用顺畅,结构精确,层次分明,特别是精神状态饱满健康,壶的环付,也就是提梁与壶身连接处至关重要,这是一把壶的中心平衡点线所在。构造准确壶的平稳、均衡、沉静,以及便于使用才能成为现实。石壶的环付也多有特别艺术造型处理,依据整把壶的创作立意、材色处理、表现形式等,把环付处理的生动出色,风生水起,让一把壶更显精彩和艺术魅力。

有些石壶以传统图案做为装饰,壶身饰有古朴优雅的美丽图案,其效果与石头印章中的“博古”章有异曲同工之妙。精雕细硺的线形流畅饱满,边缘圆润精致,极见雕刻者的功力,给整把壶带来耀目光彩和装饰美感。陈明志雕刻的石壶的图案多以龙凤纹为主,风格近似青铜器纹饰,古香古色,雅逸神悠,让人非常喜欢。

最后还要谈一下壶底。壶底石质薄厚、平整,凸起层次处的规范、整齐和饱满,以及作品名称和作者画押文字的布局,这一丝一毫都影响一把石壶的绝对优秀和至底完美,也不可有半点疏忽。

以上啰嗦那么多,都关乎一把石壶方方面面的细节质量,一把壶应有尽有的完美。但这些都是一把石壶的形体风格、造型方式,功能及艺术处理。但当下石头界只重石材不见艺术的扭曲风气下,人们评判一把石壶品质好坏,给出价值的依据主要仍是石头本身的品种和品质。这种风气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我们在上面谈到的石壶的器形、形体、提梁、壶嘴、壶盖、壶口、摘钮、环付、图案装饰、壶底等质量要求和审美标准,都是在这种材质为先,当然还有相石创作构思有创意,用石质和石色自然和巧妙,以及雕刻创作艺术水平高超,雕工流利精湛等等之后的“锦上添花”。这也是一把至精至上好石壶不可或缺,要看一把完美的石壶必定将此列为检验标准和依据的所在。

(此文写作参阅了王亮先生“大话铁壶”一文,发表于“艺术品”杂志2012—04期)
 

628/一把完美的石雕好壶
陈明志雕刻创作
杨毅臣艺术点评
壶体羊脂白微染粉彩,洁净明爽,清灵晶灿。淡淡渲染的浅粉免却单调,带来柔美纤秀的淡淡风韵。雕艺流利畅爽,刻划饱满细致,又雄浑苍劲,有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巴林石芙蓉冻雕件《天龙壶》
18×13×7cm
 
628/一把完美的石雕好壶
陈明志雕刻创作
杨毅臣艺术点评
造型纤秀灵巧,有了“茶壶”造型最重要的清灵本质。构造简约明快,人文写意轻点,就有了丰富的传统意韵。通体粉灿的芙蓉色洁净柔美,材质上更倍增价值之感。
巴林石芙蓉冻雕件《秋日私语壶》
15×11×7cm
 
628/一把完美的石雕好壶
陈明志雕刻创作
杨毅臣艺术点评
造型古韵风存,颇有传统人文内蕴。相石构思巧妙,壶体蝌蚪与壶盖青蛙之间构成“寻亲”故事的相连,妙趣横生。金银冻材质石壶现已很少见,十分珍贵。
巴林石金银冻雕件《录亲记壶》
16×12.5×6cm
 
628/一把完美的石雕好壶
陈明志雕刻创作
杨毅臣艺术点评
壶体的俏色最为耀眼,一片清净明爽中,“一点红”倍添光彩和风韵。造型简洁利落,却饱满笃实。材质羊脂白净,灵清尽爽,当然是一把好壶。
巴林石芙蓉冻雕件《亲昵壶》
18×12.5×9.5cm
 
628/一把完美的石雕好壶
陈明志雕刻创作
杨毅臣艺术点评
通体羊脂白一色骑绝,质地凝润莹实,如玉脂般细腻晶灿。“寒江垂钓”的立意极恰当用尽石材之美。冰雪天地,一舟独钓,一把壶却有这样旷远宁静的境界。
巴林石羊脂冻雕件《寒江垂钓壶》
17×11×6.5cm
 
628/一把完美的石雕好壶
陈明志雕刻创作
杨毅臣艺术点评
此壶俏色巧妙,羊脂白的壶嘴、壶盖和壶把为堆雪冰凌,极其自然贴切。壶体红花冻地梅花绽放,路人寻梅。色彩既符合情景,又与羊脂白对色强烈。感觉这把壶分外响亮明快!
巴林石红花冻雕件《踏雪寻梅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