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32 /《舌尖上的中国》不可靠

(2012-08-16 18:24:58)
标签:

舌尖上的中国

宋体

食材

民间

农药超标

分类: 餐厅评论及吃吃喝喝
这部片子播出后很火,赞扬声四起。但也有强烈质疑和批评声,认为弄片子的人“无视食材激素、化肥、农药超标,添加剂泛滥,一味粉饰太平”。这种不同声音当然是对的,电视上食品的流光溢彩,美味可口,可能都是一种假象。那些提到的振奋人心的食品,当然在如今的世风下早已变为“有毒品”。表面上的光鲜亮丽实际上是一种绝对的欺骗,也是一种昧良心。这种片子实在是应该到台湾和香港去拍,那里吃的东西一定很中国很真实,真正美味。说的和做的其言行一致,这在大陆几乎是个梦想和奢望。《舌尖上的中国》在郁闷时可以连着多看几遍,就象周立波说他郁闷时要连看一个星期的新闻联播,这样心情就会慢慢好起来。
 
《舌尖上的中国》提到的那些“美味”不可能好吃。食材已极尽污染和作假,早已不是原来的品质和口感。之后的制作态度不管多么认真执着,技艺如何严谨精妙,都无法改变食物品质的欠缺。东西好吃全在食材,原料好等于菜已成功了大半,谁做都会好吃。象牧区牧民杀一只野外放养的羊,剥皮后扔到滚开的白水锅里,只丢一把盐就煮的好吃的不得了。还有即使是原料食材还算好,但用的水不好有污染,酱油、盐等调料很糟,烧的柴火打足过农药,锅气自然不妙,这样也做不出什么好吃的,特别乡村厨事条件比较差,情况就更不乐观了。
 
以上这些可能别人都已想到,我要说的是那些所谓真正地道和正宗的中国传统民间食物,一定要弄清其是给那个“民间”吃。也就是说这些食物当初产生的那个“民间”早已不在了,如仍把那个“民间”的食物在做法上一成不变给现在的“民间”吃,未必受欢迎。“彼”中国非“此”中国,一味讲传统,不讲变化,也是一种不可靠。所以说电视片中展现最受“欢迎”的食品也未必可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