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 / 巴林石点评忙
(2012-06-19 19:41:36)
标签:
青田石头画册巴林石宝典巴林石大点 |
分类: 巴林石漫谈 |
今年已陆续编辑、设计和制作了多本巴林石画册。有福州《华石堂》、包头《润石斋》、杭州《醉石堂》、青田《郑氏三兄弟石艺馆》,还有即将由新华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巴林石宝典》,这本画册有500多页,收入名家珍藏巴林石精品600多幅,很有艺术欣赏价值。现在手里还在编辑一本巴林石集团历经数年准备,就要推出《巴林石大典》。以上提到的画册大多已经完成并面世,在石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特别要说的是老友保顺,他是以上这些“大作”始作俑者,人家全冲他的“名望”而来。除《巴林石大典》情况要复杂些,最初倡导者可能并非保顺一人,但他无疑是主要的推动者。保顺拍摄的石头图片在巴林石界被广泛认可,十几年下来他已拍了数万张巴林石图片,早已练得“火眼金睛”,看一眼石头便知好赖。所以保顺不仅是巴林石行中的“第一拍”(指图片拍摄),而且还是顶级的巴林石鉴赏专家,看石头很“毒”,说一绝不会错为二。
我的职责主要为画册中所刊录的巴林石做艺术点评,然后安排画册的编辑、设计,以及最后的印刷、后加工和装订,这其中最重要是与“客户”保持很好的沟通,一本好石头画册必须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设计之所以被称为“视觉传达艺术”,那么传达的应是委托者的意愿,当然还要加上专业设计方的眼光。否则那就是“执行”,而绝非“设计”了。
画册许多工作都是公司的同事完成,但为石头写艺术点评,以及写“序”、“前言”、概况之类我一定绕不开,非亲手而为不可。石头的艺术点评虽简单,每块石头说不上几句话,但说对了却不容易,还真要懂点石头。特别是一本画册要上几百幅石头图片,相类似的石头很多,说到最后可能都没法往下进行了,不得不总在“重调老调”。尽管从整体上来说一本书应该从多角度多方位来评价石头,但事实上每块石头的收藏者还是希望说说石头的“老四样”,即石头的品种、色彩、质地和雕艺,这样可能艺术点评写来写去都会“不过如此”。我写巴林石艺术点评也是“老江湖”了,过手可能已几千条。现在我会尽可能“有感而发”,就是强调每块石头最突出的优点和特质。
今年超级忙,忙着筹办一个国际赛马的大项目,但手里石头点评近千条还“必须”写,真是有点“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