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58/餐饮最后的“疯狂”

(2012-04-02 20:33:11)
标签:

呼和浩特

北国之春

餐厅

重新定位

明智之举

分类: 餐厅评论及吃吃喝喝

今年在北方待的日子多。北京、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和包头没少跑。感觉在这些地方吃饭很不气顺,大多数餐厅菜价贵得吓人,东西却不怎么样。有些地方虽然饭算好吃,服务也尚可,但银子也要哗哗往外大流。

 

呼和浩特的“北国之春”,房子里想弄个园林风光,却杂乱无章,没个意境,沉闷的让人感到压抑。很平常的菜要价都在60-100元左右,为了能将价钱提高又想少出成本,菜都弄得花里胡哨,分不清实质内容。吃到嘴里都是大排档的水平,完全是那种想“卖环境”赚钱的意思。深圳的王子概念厨房起初就是这条炒概念路线,生意开始还好,人们图个新鲜,后来很快就惨淡不已。现在人们吃东西早就回归地道传统,注重食材了。在“新潮”的环境里也要看真正吃的怎样,可以说那些所谓环境和菜品都很“概念”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在北京、呼和浩特、包头万把块吃顿饭在“场面”上很平常。呼和浩特一个大骨头烩菜有人叫价480元;一个锅仔炖羊肉680元;涮火锅一盘什么高级牛肉上千元,也就几大片肉的样子,太太撇嘴说“这是最后的疯狂”。深圳早年股票房产大涨时也是这番景色,随便一餐饭上万元不奇怪。因为钱来的太容易,花着不心疼,那时候的一万元相当于现在至少十万了。后来市场逐渐成熟,现在深圳早就消费很理性了。即使现在餐费已大涨,但比之北方仍实惠的一塌糊涂,同样水准的饭菜深圳可能会低个1-2倍。现在北方一些城市仍处于物质性炫耀性消费的非理性时期,花钱不着边际,收钱的当然不会歇着不接天上掉下的钞票。但中国经济已开始放缓,结构性调整已是必然,“热钱”早已不是滚滚。现实所迫人们早已勒紧裤带,所以太太说餐饮“这是最后的疯狂”,很快就“狂”不下去了。

 

还有餐饮的大势是向餐厅的本质回归,也就是回到餐厅仅是吃饭或品尝美食的根本上来。目前餐厅“会所”的意味更强一些,但很快就会风气大转,什么玩环境、档次的肯定统统要完蛋。西贝最近花上千万重新定位,要去民俗化做回一家正常和精致的餐厅,这是看清了未来大势的一种明智之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