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 / 千石一面
(2011-10-14 09:36:25)
标签:
谢麟中国寿山石雕刻名石杂谈 |
分类: 巴林石漫谈 |
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和昌化石,以及内蒙古巴林石号称“中国四大名石”,又同是中国候选国石。按说应是各具风采,相互差异,各领风骚。大家也一直是这么说的,每种石头都称自己是如何独特有个性,怎样与众不同鹤立鸡群。但让我看这四大名石,以及后来冒出的河南黄、金田黄、丹东石等“新秀”石头。再推的广些,这些年很火的黄龙玉、冰糖玉等在构思立意,相石(玉)取材,题材选择,雕刻手法上都很“大一统”,有千石一面的感觉。也就是说不管材质如何,创作的想法和作法都很相似和一致,同是一套模式风格,看了就感觉早已见过不足为奇。民间传统石头和玉石雕刻喊了多少年继承传统而创新,实际上并没多大改变。如果说某些个别石种,比如说寿山石雕刻还有稍许有些创新。但只要这样有新意的作品问世,所有石种就会跟风一大片,最后也变得到处都是,律律一篇了。福州谢麟的石头雕刻在造型形式风格,雕刻处理上有些新意。结果他那种古器物造型加多种纹饰的作品风格,现已遍地开花,别说别的石种照着弄,就是黄龙玉、冰糖玉等一些玉石雕刻也跟得很凶。结果到处都能看到“谢麟”的东西。有人说他带了50个徒弟产量惊人!实际上谢麟的徒弟只有5个,社会上许多说是谢麟的作品其实跟他都没关系。还有寿山石近年有位奇人大师叫陈达,原学书画篆刻,后修竹刻甲古文。后来从事的寿山石雕却从未师从什么人,这在寿山石雕刻大家中绝无仅有。此人的甲骨文石刻造脂颇深,急速窜红,据说在福州他雕工要价最高,他的“文字刻”也跟风甚广到处可见。
我觉的是每种玉和石头最好都有自己独特的雕刻创作风格,形成自我特色,不要寿山石雕刻好大师多,就全向寿山石看齐,就全是寿山石的工,或学寿山石的工。这样下来石头还是那个石头,雕刻却全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一家“姐妹兄弟”。这样很没意思——那太不好意思再说是什么别的种类石头了,显然已被收养并被教育为“养子或养女”了。“中国四大名石”也该改叫“中国寿山联邦石”了,当然这是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