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 / 30公斤鸡血原石竞价1091万成交

标签:
原石巴林石竞卖巴林鸡血石杂谈 |
分类: 巴林石漫谈 |
今年8月19日巴林石集团在第12届中国巴林石节期间举办巴林石竞价销售,其中一块约30公斤重的鸡血原石卖出了1091万元。平均每公斤36万多元,如果以吨计价意味着每吨鸡血原石价格已达3亿6千万以上。而且这次“出手”的还不是鸡血石最名贵的品类,如果是夕阳红、大红袍等,至少价格要翻一番。去年到现在巴林鸡血石暴涨的很邪乎,几乎每隔一、二个月就会有“新情况”。鸡血石的交易也最活跃,买入卖出频繁,许多原来20-30万左右的鸡血石一下子就爬到百万以上。相比较巴林冻石、彩石和图案石却表现平淡,除最好的精品,比如粉冻、朱砂冻的上品还有涨有卖外,大多数巴林冻石不好卖。也没有升值,价格也始终停留在2008年最高尔后下滑的状态中。
现在鸡血原石拍出的这个价,从市场现状来看还算乐观。如果按出成品要浪费掉4-5倍左右毛料这个大概标准来计算,30公斤鸡血原石可加工成品大约5-6公斤左右。一枚3×3×12cm至4×4×14cm大小的鸡血石方章重约200-300克,这块鸡血原石最后可能出20-25块方章。按不同等级、规格有所区别来估价,高、中、低品质各占30%左右。在成本上肯定划得来,至少能马上回本。当然这是主观的一种猜测,不一定符合这块原石的实际情况。
应该看到原石竞买价格是巴林石市场的风向标,是一种最真实可靠的衡量尺度,也就是说只有通过竞价才能体现出巴林石现阶段的真实市场价值。由于巴林石还不能象寿山石那样每年都有数场重量级的精品拍卖,以及数度民间收藏交流流通,人们可以从中真实了解寿山石当前的市场市值。而巴林石目前仍无专场拍卖的任何先例,现阶段可能唯有竞价销售能起到这种判断价值作用。
巴林石原石竞价经常会产生“面粉比面包贵”的现象,也就是说原石竞卖价比市场上相同质量的成品石还要贵。这个现象很正常,常常是原石的竞卖价开始时比市场现价高,但原石竞卖价是市场的价值标杆,市场稍微有短暂一段适应期后,就会马上跟上原石竞买价值,市场价格就会立即重回“面包比面粉贵”的正常状况。精明买家都会抓住这个信息不对称的短暂机会大肆在市场上购进,如得当就会狂赚不少。所以竞买原石的买家都心里有数——很多时候买的石头当时看只能回本,还可能会赔,但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个暂时的过程,市场马上就会风水轮转大变样。当然肯定也会有看走眼的狗屎运,原石买了好几年仍然堆在那里不能动用了肯定会赔,这也不是个别现象。买石头原石虽然不象买翡翠原石那样赌性十足,但也不是百分之百保险。不是行内高手,最好别沾原石,老老实实过手成品石为好。我参加过两次巴林石竞价销售,比之原石的“价值连城”身价至尊,竞买环境和流程却极简陋和简单。每次都安排在巴林石矿山矿部,石头放在大库房的地上,下衬木板,旁边有桶水和水扚子,用水来洗石头会看得更清楚一些。
参加竞买者要事先交10-20万左右的风险金。竞买时先填一个单子,这个单子上有某块或某堆石头的竞卖底价,谁填的买数最大石头就归谁,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暗标”式拍卖。据《巴林石》杂志2011年第3期毕士才撰文报道,今年巴林石连续三天竞价销售额为6677万元,这不是历史上最高,记得有一年卖了有上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