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 南方的潮北方的干
(2011-08-15 15:54:41)
标签:
深圳呼和浩特乌海内蒙古大用杂谈 |
分类: 杂谈 |
六月在呼和浩特我擦眼镜,用嘴对着镜片哈一下气马上就擦正好。而到了乌海同样方法却无济于事,哈了气马上就擦,瞬间功夫镜片上连一丁点水汽也没有了。在呼和浩特洗了衣服不到三个小时保准干得透透的,这让我总是很“感慨”。在深圳洗衣机甩干的衣服晾在阳台上,一天一夜都不见得能干。即使是“干”了手一摸,也是潮潮的永远也不会真干透。特别神奇的是这次在乌海住姐姐家,夜半摸回去,不想惊动家里人。洗了内裤和袜子无处晾,随意团着搭在床头,想等天亮再说。但早晨醒来这两样东西已彻底干透了,没有一丝半点没干的地方。这让我这个“老乌海”都有些惊讶——从1岁到21岁我一直生活在这个城市。
每次回到内蒙古晚上睡觉枕边必备一瓶矿泉水,晚上常因为嗓子太干不舒服而醒来,马上就灌上一大气。屋子里还摆了一个装水的大盆来增“湿”,但没多大用。只要有洗手的机会,一定要用水擦擦鼻孔缓解一下灼热干涩的感觉。一整天嗓子都象着了火一般干裂,嘴里边总是干干的,有时都说不出话来。
但内蒙古的干燥也有让我非常喜欢的地方。除了能穿干干爽爽的衣服,吃的袋装盒装食品吃不完也不必封口,保证不会受潮。而在深圳则必须用封口夹收紧口,否则东西很快就潮得很难吃或没办法吃了。比如瓜籽不封口放一晚上,再磕就绝不会咔吧脆了。我家猫咪早晨给的猫粮没吃完,放到晚上这个家伙就不肯吃了。因为已潮得松软,吃着已没有嚼口,这个“坏东西”还真会吃。家里的衣服、被褥时间长了肯定要长毛发霉。多年前我就买了抽湿机,经常要拿出来每个房间轮着抽湿,一个晚上保准抽得4升水。好在待久了对“湿”气有些习惯了,家乡朋友来了住酒店,都喊“被子潮呀,这怎么睡呀!”
昨天一位在内蒙古出差的深圳朋友短我,我回复说“你在家乡待着多幸福呀”,那边讲已经两个多月不开空调盖被子睡觉了。这个季节深圳动一下就是一身汗,整天身上湿乎乎的分外难受,到那边当然是“避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