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67 / 宝石柱的蒙古族图案艺术

(2011-04-20 19:36:01)
标签:

文化

乌恩琪

石柱

蒙古族

图案

分类: 平面设计漫谈

知名版画艺术家乌恩琪和山丹夫妇将设计和制作《蒙古族民间美术家宝石柱》一书委托给雅臣智业,使我有机会第一次接触和欣赏到这位杰出民间美术家的蒙古族图案艺术作品。仔细品味一幅幅带有牧草和泥土芬芳的图案画稿,仿佛重又置身于辽阔肥美的草原,蓝天白云,牧草依依,牛羊成群……。宝石柱的创作生命孕育、成长,又盛开怒放在草原,从未离开他热爱的乡土、家园和亲人一步。他的图案作品也可以被看作大草原牧人悠长委婉的长调,马头琴沧桑粗犷的嘶鸣,以及安代舞的豪迈和激荡。总之宝石柱的蒙古族图案就是从青青草原采集的绿叶与露珠,满是那片土地的印记与回忆……

 

乌恩琪和山丹老师与宝石柱先生同乡,宝石柱先生生前他们就曾专去上门拜访。看到“最有特色的是大门上的两扇门神是宝石柱亲手绘的,书桌上摆满了泥塑小品,家里大画板上还裱着未完成的《王爷像》……”。今年春天他们再到宝石柱先生家时,老人已故去18年,“依旧门上贴有门神,只不过门神是购买的粗糙印刷品。”也许有感于时光的飞驰太能促使人非而物变,传承和保护宝石柱先生留下的珍贵艺术遗产已刻不容缓。乌恩琪和山丹老师才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义不容辞地投身于宝石柱先生身后艺术作品的挖掘、整理和编辑出版工作之中,才有了今天这本厚重“大书“的面世。能让这位杰出蒙古族民间美术家的优秀作品不致埋没一隅,能够广泛流传于世,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学习和应用到这些精美的蒙古族图案,这无疑是天大的好事、盛事!蒙古族民间艺术的保存、整理和发扬是一项光荣而珍重的使命,唯有此不懈地探索和努力才能使蒙古族图案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永放光芒。真心地敬佩乌恩琪、山丹老师的无私奉献!

 

蒙古族民间图案融合了历史上多时期多民族的文化精髓,又自成发展为单独体系的艺术种类。其中蕴含了深厚的蒙古族民间文化的内涵与本质。宝石柱先生长期生活在科尔沁草原,从未远离养育自己的土地,他的图案创作完全来自草原景物与生活的象形提炼与艺术加工。蒙古族图案最常见的卷草纹、回纹、忍冬纹、犄纹无不来源于牧人生活环境和内心体验的真实写照。最具蒙古族图案经典代表性,最获蒙古民族持久而普遍热爱,至今仍应用最为广泛的哈木尔图案,最容易让人联想到辽阔的草原,牧人的毯房、马鞍等等现实。宝石柱创作的图案大多含有这种极富蒙古族民间传统的代表纹样,这无疑客观地记录了蒙古族在一定时期内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历程。

 

宝石柱的蒙古族图案创作构图优美,纹样简约、饱满、极具张力。图案多以内外旋的曲线,向不同方向,以长短不一和曲率急缓的方式变化。韵律悠长、柔美,十分放松和自在,这让人不能不联想到蒙古族图案与蒙古族民间日常生活真切的对应性。美好的蒙古族图案在牧人的生活中无处不见,形影相随,在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一种民族文化精髓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审美心理和趣味的真实写照。

 

民间艺术贵在充满田野的泥土气息,具有旺盛的原始、朴素和自然生命力。宝石柱先生的蒙古族图案全部是用简陋的颜料在普通的草纸上一笔一划亲手绘制的,虽然不够工整、细致,有些粗糙,但正因为如此才有了那种稚拙、朴实和地道的“民间味”。在遍地“水泥森林”,到处是拥挤的车流人群,以及随处可见的污垢不堪的土地和家园,还有什么比洁净的水和空气重要,还有什么比纯净的心灵更让人感动。宝石柱的蒙古族图案作品当然是我们现时生活最需要的一种很明亮的微笑,如同清晨闲适的漫步,生活永远的淡定……

 

设计和制作这本以蒙古族图案为主的书籍,是我的万幸与光荣。为让图案更具有资料性和经典性,特意对部分图案做了电脑细化整理,期待读者能喜欢这部书。更相信我们都不会忘记老一辈艺术家所创造和留存下的宝贵艺术遗产,尤其是那些清贫一生却对艺术毕生追求不悔的艺术家永远是我们心灵的一面镜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