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和太太在Oelˊbread超市购物,顺便在超市的熟食档要了两个便当式的快餐权当午餐。太太拿了一份比萨,我的是鸡翅卤肉饭,另选了一份蔬菜沙拉,还有两瓶鲜榨的蜜瓜、胡萝卜果汁。超市在场外专门设了七、八套桌椅,供买便当的人就餐使用。问太太吃的怎么样,回答是:“一般般”。
深圳的超市一般都卖热“快餐”,很多人也都愿意到超市选购。可能人们认为品牌超市的快餐要比街边的排档食品安全一些,价格也能接受。Oelˊbread超市的即食食品最丰富,品质也最好。透明塑料盒装寿司、沙拉,散装水果粒等种类多,价格相较吉之岛等超市还算便宜。热餐西式有三明治、热狗、比萨、意大利面等。中式热餐也有七、八种,全是烧卤炸等肉类的双拼或多拼饭。还有各种中式或西式的散装熟肉、香肠等可以选择。品质看上去都相当不错,相当于一个“小快餐店”。而且置身于一个高档的品牌卖场,吃得起码很放心。这种超市的“便当饭”,功效第一为方便和及时果腹,当然不会太好吃。
靠在超市边上吃这餐饭,有点从家里带了便当,随便找了个地方就“野餐”的感觉。因为你吃饭的地方不是餐厅,不是家里,也不是你工作的地方,吃的东西又都是“方便”食品,不由你自然会有点“颠沛流离”的感觉。这是我第一次在超市“吃饭”,虽然仅是满足了口腹之欲,却有关于吃饭的不同新鲜体验。
人的一生不停的吃,活得长又爱吃宵夜的人一生要吃十几万顿饭。能让吃的每顿饭都快乐,都有新鲜一点的生命体验,是件多么开心的事。很多人热衷于锻炼身体,崇尚养生,但很少有人明白,美食或奇妙的就餐体验对人长寿也很关键。因为美食让人快乐,而快乐永远是人健康长寿的源泉。这个时候想起了年轻时与“超市”食品有关的一件往事。那时我还是个初三的学生,被朋友叫去一起为一个国营食品店做“装修”,那时候其实是没有“装修”这个概念的,也就是画点画,涂抹一些颜色让商店看上去美观一些。能被找到干这种活,当时在小城是非常光荣的一件事,证明你有才能。第一天干了一上午,中午休息时店方拿出一些罐头、饼干、水果招待我们中饭,那个年代这是最好的东西。但所有来干活的哥们对此都齐齐愤慨,恼怒之极。“我们是来搞艺术创作的,不计任何回报,白送吃的是一种对我们的一种侮辱”。
那时17岁的我是多么纯洁和单纯……

1975年我初中三级时在内蒙古乌海市电影院墙上画户外样板戏大宣传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