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林石雕刻现状
1、巴林石现在的雕刻风格及手法基本上照搬寿山石、青田石雕刻圆雕、镂雕和浮雕等技艺。现在市面上的巴林石雕刻作品绝大多数是福州的寿山石雕刻师所做,一部分由青田雕刻师创作,只有更少量的雕刻是由内蒙古赤峰的雕刻师创作的,内蒙古的石头雕刻师数量极少,雕刻水平相对寿山石雕刻而言有很大差距,从古至今没有出过一个象冯久和、林飞、倪东方等那样有名的雕刻大师,也没有出现一个象谢麟、陈明志那样的年轻雕刻大师。
2、现在巴林石基本上还是保持着原石主要流向福州和少量流向青田,雕刻加工为成品后,再相当一部分流回内蒙古的状况。巴林石雕刻加工的主要基地仍是福州,在某种意义上巴林石成品的第一手市场应该是福州。巴林石仍难以避免成为“原料供应商”的尴尬。
3、整个寿山石、巴林石、以及青田、昌化石的雕刻技艺仍太拘于传统,题材绝大多数为象征祥瑞的古兽,比如龙、凤、狮、龟、螭虎,另外还有虎、象、牛、马、等动物,以及佛教类的观音、弥勒、达摩、罗汉等。可以说看上去十分传统保守、十分沉闷。雕刻技法仍未突破清代以来寿山石雕刻东、西门派传承下来的圆雕、镂雕、浮雕、薄意等方式,给人感觉题材陈旧、过于雷同,没有新鲜感!与时代离得很远,雕刻手法也面面俱到,过于细致,写实,主次难分,繁简不辩。民间传统雕刻手艺的感觉太强,缺少艺术创作的魅力。即使是名家的作品,虽然雕刻水平及社会认知度要好得多,但仍未突破以上的传统局限。
4、巴林石相较寿山石、昌化石具有自己独特的石质特性,比如相较寿山石、巴林石色彩更为丰富,质地更为清透,因此就更具有灵性和境界。巴林石雕刻创作应依据这些材质突出的个性,选择题材和雕刻工艺,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特色,使巴林石的特质能得到极大的发挥,进而更加强化巴林石的艺术独特性。
二、巴林石雕刻创新是唯一出路
1、选择现代题材,特别是体现环保、生态、低碳排放等内容的符合时代特色的创作题材。
2、雕刻手法创新,运用现代雕刻简约、概括,突出主题、注重心灵情感表达的创作思维与方法。
3、可以依据红山文化、蒙元文化、草原文化底蕴来独创巴林石雕刻的文化品位,形成一种独有的,既借鉴传统,又很新颖、时尚的文化特色。
4、培养雕刻人才,从正规美术教育的领域,比如美术学院雕刻专业毕业学生中选择巴林石雕刻人才。完全不走寿山与青田雕刻技艺的老路,独创一条自己的巴林石现代雕刻创作之路。可以考虑和大学合办巴林石雕刻系,专门培养雕刻人才。
5、除了创作艺术类题材外,还要适当考虑巴林石用于时尚家居的装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室装饰软装饰挂原作油画、国画的风气已经开始普及,许多人还购买各类实物艺术品做为居家摆设,巴林石也是适用的摆放艺术品之一,那么中档巴林石雕刻创作要考虑这个专向领域的应用。
6、中档巴林石更适合做能批量化生产,统一规格样式的礼品。结合金属、木材、玉石等其它材料来装饰则效果更好,比如说市场上用普通玉镶嵌锌合金做成的印章礼品效果就很好。
7、中档及普通级的巴林石以往用心加以雕刻创作的极少,名家更不愿意伸手。而实际上精品巴林石数量十分有限,以后更是如此。那么中档及普通巴林石要想提升艺术价值,给予很好的创意及艺术雕刻创作是非常必要的。事实上普通巴林石经过艺术家硺造,同样能焕发出灿烂的艺术光彩。比如陈明志先生雕刻创作的巴林石雕壶,所用大多是普通等级的巴林石,但作品的构思多取材自然生态,构图充满天然情趣,造型借鉴中国传统紫砂壶的典雅、古朴风格,雕刻既继承传统民间雕刻工艺的手法,又运用现代雕刻的简洁、凝炼,主题突出的艺术处理方式。所以用很普通的巴林石创作出了非常具有艺术与经济双重价值的作品,这代表巴林石未来雕刻创作的发展方向。(与杨易民合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