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们,大至大学生小至小学生都有很多因焦虑和恐惧而轻生的。更是很多青少年诸多失常问题的根源。曾看过报道,江西的三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为了不写作业,集体跳楼自杀。也是因为没做作业,12岁的闯闯被妈妈骂了几句,还掐了几下。一气之下,他竟然爬到窗外的空调外机架子上欲跳楼自杀。
孩子们为什么在这么小的年龄频频做出轻生的举动?这和家长平日对孩子的“培养”是脱不开的。孩子们的焦虑并不是作业,而是作业背后的东西。平日里,家长总是告诉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就不会有好成绩,没有好成绩将来考不了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没有好工作,没好工作也就没有了好生活,一辈子都得受穷、受罪。”孩子感受到的是“假如他没有跟上疾跑的速度就没有他的位置。”因为,孩子们很早就听大人说:“没有你的位置了,太晚了。”他们甚至被教诲:“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工作的。所以你要考出好成绩,以免被淘汰。”父母的这些想法和焦虑,很容易地就转嫁到了孩子的身上。其实,孩子刚出生时,并没有这么多的担心和焦虑,后来的焦虑多是在家长的一些原则之下,在家长的一些教导之中产生的。
还曾看到一篇报道:南京的马某只为和儿子怄气,喝下农药自杀,原因是马某12岁的儿子晚饭后要找同学玩,引起了马某的不满,儿子又不听从父亲的话,马某觉得自己很没用,越想越难过,“我连儿子都管不好,还有什么用?”气急之下喝下农药。
父亲为什么会喝下农药?孩子不写作业有这么严重吗?其实是因为家长自认为看到了最后的结果才产生了严重的焦虑,而父亲的焦虑无疑会给这个12岁的孩子带来更严重的焦虑。为什么?因为孩子看到了不写作业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情,看到了自己的不上进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可怕到可以用父亲的生命去换。
其实,更多的孩子并没严重到如此地步,但每个孩子的焦虑还是客观存在的。这都源于家长的培养和管教,都源于家长自己内心的恐惧和焦虑。所以,做为一个家长,我们要先从整理自己的情绪和内心开始,消除自己深层的焦虑,改变因焦虑而引发的一系列语言和行为。这样,就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自然、温馨的家庭环境,孩子的焦虑自然也就减少了。
在这样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并不是在以后的生活中不会遇到磕碰,而是他们有一个好的心理支撑,也就不会出现严重的问题。他们会认为:我就是我,我是独一无二的,我做不到最好没关系,爸爸妈妈依然爱我。他们内心中会有一个坚强的后盾,当他们累了、受伤了,会很容易地找到一个避风港,在修整的过程中,也就很容易调整自己重新出发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