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往事——解聘倪光南
(2009-09-17 10:26:55)
标签:
联想控股联想集团董事长中国第一芯倪光南柳传志it杂谈 |
分类: 尘封往事 |
十五年前,联想的一对堪称黄金搭档的合作伴侣在一个并不关键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没想到随着时间的进展,竟然愈演愈烈,由分歧转变为冲突,导致一个杰出的科学家执着地走上了漫长的告状之路。十年前,一纸通知结束了联想与这位科学家之家的工作关系,为这个冲突画上了句号,也让矛盾的双方得到了解脱。从此以后柳传志商运亨通,把联想带进了辉煌的时代,成为了中国企业家中最出色的代表。倪光南也重操旧业,继续演绎其作为杰出科学家的一个个传奇,才有了中国第一芯。
岁月流逝,但十年前的那一幕却仍然清晰地在我的脑海中,在我的笔记本里,在我的电脑里。
一九九五年,当我进入联想集团的时候,柳倪之间的矛盾已经走过了公司内部的争斗的阶段,联想集团对此事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结论,并已经得到了计算所和中科院的认可,但个性倔强的倪光南仍在中央各个机关不懈地告状。因为这两年我在业务部门,无暇也无兴趣关注这些事情。
一九九七年,我从联想北方系统集成公司调任集团人力资源部担任副总经理,由于是在职责范围内,我开始接触到了这个外表随和、内心执着的前辈。
当时联想控股和联想集团的人事部门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联想控股还算是中科院下属的局级企业,有独立的档案管理权,与员工相关的一些档案都存放在中关村联想老楼的小地下室里。虽然柳、倪的正式档案仍然在计算所,但公司里也建了一个档案夹,里面存放了一些与公司相关的文件。当然有查看权的员工寥寥无几,作为联想控股人事处的副处长,我肯定是其中一个。通过查看这些文件,我对倪总有了更多的了解。
倪光南和柳传志在我心目中的地位都是比较高的,他们为联想的发展都起到过至关重要、无可替代的作用,都是我很钦佩的长者。其实他们之间的矛盾也不是什么本质的分歧,都是为了公司的发展。但也正是因为两个人都把公司看成是自己的生命,所以才会为了公司未来发展路线闹得这么激烈,这么不可开交。
说实在的,包括曾茂朝董事长在内,很多老联想人都希望柳倪之间的矛盾能够缓解,都希望大家能够重新走到一起,发挥各自所长,继续为联想创造新的辉煌。正因为这个原因,尽管双方矛盾早已激化,但一直就没有讨论解聘的问题。甚至在我直接参与制定的员工股权分配方案中,最初也曾经给倪光南保留着很大的份额。
但美好的愿望终归只是愿望而已,不一定能够变为现实。
一九九九年八月三十日,那是一个星期一。早晨八点半不到,我就来到了办公室。按照惯例打开电脑,审视部门员工的报上来的周计划。大约九点左右,电话铃声响了。我拿起了电话,听筒里传来了曾茂朝董事长的声音:北麒,你到我的办公室来一趟,有一件急事需要你处理一下。
放下电话,我赶紧上到五层楼最里间的董事长办公室。
我在曾董事长面前坐下后,董事长以缓慢的语气对我说:“上周在集团的董事会上,已经正式决定解聘倪光南,解聘时间自9月1日起。你马上起草个文件,争取今天就给倪光南送过去。”从董事长的语气中,我能够感觉到他对这个结果的无奈与伤感。
回到办公室后,我跟部门的小祁交待了一下,让她按照联想正规的发文格式起草这个文件。一个小时之后,我拿着这份打印好的文件,在审核栏上签上了我的名字,再次来到了董事长的办公室。“可以!”曾董事长看完后,在审批栏上签了字。“尽快给倪总送去吧。”
在我转身将要走出董事长办公室的时候,董事长又叫住了我,“你在给倪光南送解聘通知的时候,一定要让他当面看一下,让他签收。另外,请你代表公司问一下,他有没有什么要求。别忘了,一定要问一下他。”
回到办公室,一看桌子上又是一份文件,是公司信息管理部的文件,题目是:《关于倪光南使用公司通讯资源的情况》,内容主要是针对当时倪光南所使用的由公司付费的四部电话的处理意见。其中两部是住宅电话,两部是办公电话,位置在计算所北楼。由于当时是由我负责解聘倪光南的具体事宜,所以这些文件就都汇总到我这里来了。
我与倪总之间直接的接触并不是很多,不清楚倪总是否有午休的习惯,所以没敢中午前去讨扰。大约下午快三点钟了,我骑上自行车来到了倪总的楼下。这是一栋红砖的板楼,单元门上面还装着门禁,这种门禁在当时还是比较少见的。出于某些方面的考虑,在去之前,我没有给倪总打电话,到了门口我还真担心倪总在不在。因为,我必须在八月三十一日前把这份解聘文件送到倪总手上。
我摁响了门铃,很幸运,倪总在家。通报了我的姓名后,倪总没有让我进他的家,而是下到楼门口。面对倪光南,我说出了一路上一直在心中默念了很多次的台词:“倪总您好,受公司委托,我代表公司给您送解聘信,请您签收。”倪光南平静地接过了这份联人通字[99]043号,题目为“关于解除倪光南同志聘用关系的通知”的文件,默默地看着里面的内容:
倪光南同志:
根据集团公司董事会的决定,集团公司将于一九九九年九月一日起,解除与您之间的聘用关系。请您按照公司的有关规定,于一九九九年九月底前到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办理相关的调动手续。如有不明事宜,请与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联系。联系人:蒋北麒,联系电话:6262XXXX。
倪光南看完后,将这份文件折起后放在口袋中。“您对这份文件有什么疑义吗?”我追问了一句。倪光南好像没有听到,一边自言自语地说着“意料之中,意料之中啊!”一边拿起笔在文件登记本上潇洒地签上了名字。“请问倪总,你还有什么要求吗?” 倪光南瘦削的脸上闪过一丝不屑的微笑,“提出来,还有意义吗?”“那好吧,倪总,再见。”倪光南伸出了手,“麻烦你跑这么一趟,谢谢了。”
就这样,我见证了联想这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对了,当时公司也准备给倪光南数额很大的补偿,当然倪光南没有要。这可能就是倪光南所看重的“气节”吧。
转眼之间,这件事已经过去十年了,我也离开了联想。但这些年来我也关注着倪光南,我希望联想能够走出困局,再创辉煌,也希望倪光南能够取得成功,为中国在计算机核心技术方面创造一个新的LEGEND(传奇)。
后来很多朋友问我,你怎么看待柳倪之争。我觉得单纯从他们争论的论点来说,可能难以分出对错。当然从后来联想的发展结果来看,我还是支持柳传志的。虽然现在网上有些愤青总在有意诋毁柳传志,提出什么当初如果倪光南当政了,联想会更好。但这毕竟是“如果”,不是事实,不值得一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