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老挝三年间
(2023-01-21 13:09:10)四、搜寻追击抓特务
1970年春节期间,警卫班巡查医疗所周围1000米范围内的山林和沟壑的防卫情况。在医疗所背面约600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堆还有温度的柴禾灰堆,火堆边有丢弃的印着英文字母的空罐头盒和烟头。
这,一定不是老挝民众所为,老挝群众哪来的罐头?
敌情!
所里马上向五支队报告。五支队迅速派来了2名有经验的侦察员到来,经研判,确定是老方反动军队的特务流窜到这里,目标肯定是医疗所。
所里决定,从各科室抽一批男同志,配合警卫班搜寻和追击这股敌人。
据五支队侦察员侦察得知,这小股敌人共6人,是由美帝飞机空投而来,不知是否搞到我们医疗所的什么情报,或是被警卫班巡查所惊动,敌人是仓皇逃离的,连那些暴露身份的废弃物都来不及收拾,估计才离开半把个小时。按脚印判断,是往勐赛方向而去。教导员郑谦带着郭远明翻译去纳莫,向县长报告了敌情,请求派民兵支援我们,并请县里号召和通知群众帮助反馈敌人去向,协助我们追击这小股敌人。
县长很支持,马上指派5个民兵参加追击活动并充当向导,同时通知各乡、村发动群众,查清此股敌特去向。
我们这支追击小分队由16人组成,即:五支队2人,纳莫县5个民兵,三所9人。
我有幸参加追击小分队。
五支队临时派侦察科姚喜礼副科长来指挥这次追击战斗,立即给我们发了武器,我的是一支冲锋枪。又给每人准备了10斤干粮和手电筒、砍刀等工具,人均负重达40多斤。
这是一次实战,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锻炼。
姚副科长很有丛林作战和侦察的经验,他把我们分为三组,第一组由他负责,由纳莫一名民兵作向导,我、丁龙玉、王治国(均为毕节兵)随行,走中间路线;第二组由秦本光负责,向左搜寻;第三组由警卫班班长黄修荣负责,向右追击。每组间隔不超过500米,以便互相支援,互相照应。
老挝密林中没有路,开始跟着敌人留下的印迹走。走到一条小溪处,印迹全部消失。姚副科长对我们说:“敌人一定顺小溪而上”。我们沿小溪走了约一公里,发现敌人上了溪岸,朝曼翕寨去了。姚副科长命五支队一同志爬上一棵大树,用电筒光通知左、右两组向曼翕寨集中。
据前来作向导的纳莫县民兵讲:“曼翕寨里有越南顾问”。毕竟那时中国和越南还是友好的兄弟国家,中越两党、两军还是“同志加兄弟” 。姚副科长认为:见见越南顾问也好,姚副科长才从越南转战到老挝,懂得一些越语。
我们进入曼翕寨,老挝向导与当地群众交流,得知那6个敌人还没进寨,就被老挝人民军发现,他们逃向勐赛大雄山上,越南顾问率领一个连的老挝人民军去追击了。在支援老挝人民抗美救国斗争方面,我们和越南党和军队有共同之处,但目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是真心帮助老挝,没有私心;越南是为了控制老挝、吞并老挝。
我们兵分三路,扑向大雄山。
在大雄山山腰,我们追上了那股老挝右派军队的6个特务,姚副科长沉着指挥。那里左边是绝壁,右边是纳通河,敌人只有一条路:就是翻过大雄山。姚副科长命令黄修荣班长带5个人绕道向山顶攀去,堵住敌人翻山逃跑。剩余的人,潜伏靠近敌人。姚副科长见黄班长他们已绕到敌人前方,就鸣枪,让纳莫民兵喊:“缴枪不杀!快投降!”我们也边射击,边呐喊,冲向敌人。老挝右派军队没有实战能力,一听枪响,就丢下武器,举起双手投降。
我们将6个特务捆起,形成一队。把他们的武器卸了机柄,仍让他们背着,正准备下山。见一队人从山上下来。向导与他们打招呼,知道是从曼翕追来的那个老挝人民军连队。姚副科长要求大家对我们身份保密,不讲我们是中国民工团的,就说是纳莫人民军游击队,因为我们全部穿的都是老挝人民革命军的服装。
那越南顾问也把我们当成老挝人民军游击队员,和姚副科长交谈了一阵,要我们将敌人交给他们押送勐赛,命令我们就此返回纳莫。
姚副科长与秦本光商量了一下认为:人家是老挝人民军正规军,又有越南顾问,只能服从。于是,我们把6个敌人及缴获的武器、物资移交给老挝人民军,从中国援助老挝修筑的老西线上徒步返回纳莫。40公里,走了整整一天。
后来,听情报部门反馈的消息,还真的有点悬:那小股敌人交代,他们是美国飞机空投的,受命来医疗所侦察,目的是搞清我们医疗所有多少人,多少伤病员,具体地址座标,然后指挥美军B52轰炸机来轰炸。
他们才到,刚吃了点东西,还来不及展开侦察,就被我医疗所警卫班巡山惊动,迫使他们逃窜。又由于我们追击迅速,使他们没有时间停留,所以其阴谋未能得逞。
在这次追击中,我荣获五支队(军级)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