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杂技,带有一点故事味道。

他站在晃板上,将脚上的一摞碗踢到了头顶上的一个瞬间。





这个缸甩上去,再用头接住,他这个脑壳真不是一般的脑壳。



他们身上没有保险装置,几十米的高空,全靠一条布带和手臂、脖子的力量。

这一个圆球里,现在已有四辆摩托车在里面飞驰,最多时,一共有八辆摩托车进了这个笼子里轰鸣,巨大的声响,急速的光影旋转,真有点惊心动魄的感觉。

上海马戏城,好多年没来这里了。这次参加《二胎》的见面会,每人得了一张马戏城的票,今晚又走进了这里。
马戏城的外观,像个榴莲一样的球形建筑,是上海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物。今晚杂技节目难度挺高的,还算精彩,但内容和五六年前来看时差不多。来看杂技演出的,老外不少,这成了老外来上海旅游的一个保留节目。
剧院有1600多张座位,没坐满,今晚大约还有三分之一的空位。记得上一次来,稀稀拉拉只坐了一半的人。我们票是楼上的第八排(最后一排),标价300元,坐在楼下前排的位置,票价要800元。
现在,去大剧院看演出,或者去文化广场听一场音乐会,票价动辄上千元;看一场电影,也要破费七八十元。看演出,听音乐会成了一种高挡消费,常常让人望而却步。虽然偶有低价音乐会票作秀抛出,但常常是一票难求。从网上的一组统计数字表明,全国范围内去年的平均演出票价是450元。一个社会的文化艺术演出,应该满足于广大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真正成为普通大众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我想,这对一个社会来说不会有什么坏处。如果把文化艺术变成奢侈的东西,贵族化的东西,那会让大部分人远离高雅文化艺术。
现在,许多国人比较多的消遣好像是在麻将桌上。麻将健脑,联谊社交,未必不好,但是一个社会的众多民众只能以麻将作为消遣,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现在想想发明电视的人,真是伟大。每家每月只要支付23元电视费,便可以享受着全天候的服务,不用出门,不用破费,雅俗共赏,可知晓天下事,也可看尽人间冷暖情。人们已经离不开电视了,我家一人守一台电视,他看他的球赛,我躺在沙发上,乱调台。
嘿,这些,都是穷人的消遣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