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老妈去打吊针。吊针病房的中央挂了一大大的“静”字,一进门就能看得见。我们找了两个空位坐下。打吊针要一个多小时,为了消磨时间,我带了一本书去。不久,我边上的空位置上又来了一个女人,四十多岁,也来打吊针,好像是感冒了。她坐下后,掏出了手机,大嗓门,外地口音,不停地打电话,电话中又骂老公又骂儿子,话语中粗话连连。完了给家乡的女朋友打电话,说打麻将赢了多少多少钱,说谁谁谁怎么怎么了......大概平日里吆喝惯了,现在在满屋子的病人中间,声音之大真是让人烦不胜烦。周围也有人在说话,但都是压低嗓子轻轻说话,有几个人已经在朝这个女人翻白眼了。我皱皱眉头,侧目看看她:粗脖肥腰,手腕上的金链子很粗大,上面还套了副乡土气息很浓的银镯子,金耳环也很大,手指上的金戒子也是很有分量的;脚上穿的拖鞋挂不住,脱了一个鞋,光了脚丫子乱晃荡,她还将几张擤过鼻涕的纸扔在脚边的地上......
这个女人在给家乡的女朋友打电话时,笑声很刺耳,很得意,很放肆,话语中她好像在上海已经多年了,有点财大气粗的感觉,但好像没有自己的房子,因为她在电话中骂房东......看她那身打扮,象是个在上海做点什么生意的人,赚了些钱的。
一个护士从她身边走过,让她轻点,她好像没听见。她就在我的耳边嚷嚷,很烦人。我合上书,转过头闭上眼睛。心里想,一个在上海混迹多年的人,不知道入乡随俗,不知道尊重他人,也不知道学学文明人的腔与调;在公共场合不知道行为举止的规范,不知道当地人生活中的一些潜规则(比如,乘公交车时应该脸对窗外站立,不应该和他人脸对脸地站立;和人说话时应该有一手臂的距离;在公交车上不应该吃东西,也不应该大声嚷嚷,还有人面前掏耳挖鼻的......),这样的人,能让人高看一眼吗?这样的人又怎能融入当地的社会群体呢?
老妈悄悄对我说:“上海人的形象都给他们弄坏了”。我不是看不起新上海人,新上海人中也有许多让人刮目相看的人。欣赏那些不管有钱没钱,但能礼貌待人、有修养有教养的人。钱多,不等于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也高了。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没有一点起码的礼貌修养,有钱了,还是让人瞧不起。
链接我的相关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e260cc0100ji9v.html 《洋人王豆腐傻眼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e260cc0102e3yu.html 《气疗 汽锅鸡与美人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e260cc0102e2h7.html 《艾灸小体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e260cc0100joos.html
《我在“无证行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e260cc0100bqbs.html
《有人叫我“八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