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泾,离市区几十公里,是上海金山区下的一个小镇。枫泾是上海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水乡古镇,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虽然是家门前的一处景点,但我还从来没去过。那天下午到达枫泾时已是下午四点多钟,大多数游客开始散去,小巷显得很安静。我们在小巷里溜达,那些雕花的窗子,那些门联窗花,在城里是早已见不到了;藤蔓植物爬满墙影斑驳的墙面,沧桑中又带有一些诗情画意;船夫的摇橹声在河面荡漾开来......这些旧时的味道,这些只能在书里找到东西,在这里还能寻回一些远去的记忆。
镇上的年轻人大多数到外面的世界去找生活了,只剩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留守在此。一个坐在门前的阿婆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她的屋里坐坐。阿婆88岁了,满面红光,精神奕奕,思路清晰。她拿出一些老照片来让大家看,其中一张泛黄的结婚照引起了我的注意,照片上的新娘挺漂亮,是穿西式婚纱的,新郎很俊朗,看上去是个知书达理的人。算算年龄,该是在解放以前拍的结婚照,眼前阿婆的笑容和照片上姑娘的笑容一样好看。阿婆挺健谈的,假如有时间容她慢慢细聊,一定会扯出一长串动人的故事来......
在江南的水乡烟巷中,曾有多少繁华与富贵落寞西山,又曾有多少才子佳人的凄婉故事随小巷的繁缛沧桑一起沉浮沉默,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江南的小镇,总离不开水绕桥横。感觉中,今日的江南水乡,早已不是文人墨客诗章画卷中的那般模样。那流淌不息的河水,那已被踩踏光溜的青石板桥,在文人墨客洞越千年的眼神中,总能发现一些与众不同的美,因而留下了一幅幅烟雨朦胧的水墨画和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唐宋篇章。诗画中的那份淡泊明澈,那份种宁静致远,流于画卷,溢于诗外,思念爱慕之中还带有无限的眷恋。那些书画卷中的江南水乡,才是我们心中真正追寻的一处桃源,却也在离我们渐行渐远。
夜幕中,沿河边的小店已亮起灯光,串串红灯笼在河面泛着波光粼粼的异彩。人流的高潮已过去,买卖的吆喝已近尾声,容我们有时间细细品味小镇,真好。粽子飘来芦苇的清香,那些在城里早已失传的八珍糕、芡实糕等民间小食品,散发出浓郁的桂花稻米香味,它们揉进了许多记忆的情感,添加了一些时代的风情,在小镇上被流传下来;一碗野荠菜馄饨的汤面上飘浮着儿时猪油的香味,又勾起我们远久的记忆......
世上有许多事,常常因熟悉而不曾留意,因熟悉而随意,让我们忽略了许多身边的美好。在游人渐少的时刻,在静静的小巷中穿行,一角一景,在画家的眼中都该是一幅幅画,在诗人的眼中都会化为一首首诗,入得了我眼的,拍摄下来回来看看,也有一些味道。
家门前也有风景,只有静下心来,才能用清净的六根去感受那些风景中的一份诗情画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