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青海——草原青海湖浩然之美

标签:
狼毒花六世达赖喇嘛诗意青海湖旅游 |
分类: 人在旅途 |
十一座的面包车载着我们几人,行走在祁连山脉。茫茫草原,荒荒戈壁,走几十里地常常碰不见一个人,这和我们拥挤的家乡成了显明的对照。这儿海拔3000千米左右,云雾好象从山缝间、从地底下冒出来。
草原上遍地是野花野草。这种红白相间的花是狼毒花,狼毒花能适应干旱寒冷气候,其根、茎、叶均有毒。很奇怪羊群不会食用狼毒花。是天性,使它们具有了生存的本能。
草原上稀稀拉拉散落一些牧羊人的帐篷。这个小伙子今年16岁,初中毕业了。他说家里没有人放羊,他一个人在这儿放三百头羊,要在这片草地驻留一个月,再换地方。问他寂寞吗?他说不寂寞,他可以看书、看羊、看山、看云。
这个藏族女子告诉我,她和她丈夫一起放五百头羊和十多头牦牛。
这就是女子的夏季临时住房。门口有一个捣酥油茶的木桶。边上是她的牦牛,黑黑的是一堆牦牛粪。
我弯腰走进她的小屋,见屋里的一半地方堆的是干牛粪——那是做饭烧炕的燃料,右边是一张土炕,一袋青稞面。我问她生活艰苦吗?“不艰苦,现在是草原上最好的季节。”他们好象没有那么多无聊、苦闷的感觉,只想让牛羊长得骠肥体壮。简单的生活,简单的思想,这样的日子可能会更快乐些吧。
草原
静
只有风在耳边低语
阳光下
远山青绿
蓝天无际
高原
心在扑腾
想要走得比高处更高
我看见这儿的沙漠上覆盖着一些草皮的痕迹,这是“三北防护林”地带。三北地区各族群众为治理沙漠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是在这儿,沙漠吞噬了许多草皮——人还是斗不过大自然的意志和猖獗。
望着茫茫大草原,使人想起了西部民歌王子王洛宾的歌声:“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走进海北地区的海晏县,朋友的朋友来迎接我们。解放军热情地献上哈达,并敬每人三杯青稞酒。
解放军的盛情难却,我也不知青稞酒的厉害程度,三口吞下三杯酒,酒的热情在心里燃烧,脸上表情有点痛苦了。
在金银滩旅游景区的帐篷里,桌上尽是我们没有吃过的糌粑、青稞饼、牦牛肉、手抓羊肉等美味。饭桌上又被热情的解放军按藏人礼节敬酒,不喝是不行的,每人又被劝酒三杯(男人中杯,女人小杯),深深领教了青藏地区喝酒的盛况和热情。45度的青稞酒很厉害,酒酣脸燥中,我对敬酒的人说了:“你到上海来,我请你喝黄酒,我要灌死你”的胡话。
海宴县的西海镇,曾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1958年,金银滩的地名连同1700户居民蒸发得干干净净,随后地图上多了个名字——青海矿区。直到1995年,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全面退役,人们才知道原子城的存在。现在命名为海西镇,只有一万多人口,是个非常清洁、清静的小镇。
车继续向前,青海湖近在眼前了。印象中,青海湖水是蓝色的。其实,走近青海湖,才知道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青海湖水的颜色是不同的。阴天,青海湖水是绿色灰色的;少云时,湖水是蔚蓝色的;多云时,湖水是湛蓝色的;有时,湖水会是多彩的......青海湖水的颜色会随着天气、云彩的变化而变化。湖边的油菜花是黄艳艳的,湖对面的沙山在阳光的照耀下是金灿灿的。大自然的色彩如此明快艳丽,人们手中的相机因种种原因,并不能完全如实反映大自然的美,我睁大眼睛吞食着眼前的美景美色。
青海湖无愧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的湖”之首。阳光下的青海湖圣洁无暇,拨人心弦,撩人情思。难怪当初写下了“那一年,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呀,不为修来世,只为在途中与你相见......”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会头也不回的走向青海湖心的深处......
风动云涌,青海湖面相荡的涟漪,闪烁出神性的光辉。什么是诗意?此刻,面对湛蓝的青海湖水,心灵的激荡与大自然的美妙共生出一种震荡;一种发自内心想要呼唤,想要呐喊,想要拥抱,想要流泪的感觉,就是一种诗意的感觉吧。我们有许多美好的感觉常常被尘封在心底,诗意,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沉睡和麻木;诗意,使我们的旅行之路充满激情和欢乐。
青海湖的绝伦之美,会让心灵幸福地颤抖,会让人想要融化在这片美景美色中。我奔向青海湖,冰凉的湖水激灵着我。当然,我不会走远,我会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