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纸上谈兵终觉浅 太阳经伤寒表症亲历

(2009-03-18 16:10:32)
标签:

杂谈

[伤寒论]是张仲景辩证论治的举世杰作,被后世医家广为推崇;成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它描述了伤寒六经传变规律和个性化的辩证论治思想,并留下大量绝世经典成方.
[麻黄汤],[桂枝汤]是[伤寒论]中辛温解表的代表方剂.用于仲景头条的"伤寒一日 巨阳受之 头项强痛恶寒脉浮"太阳风寒表症;中风用桂支汤,中寒用麻黄汤.
中医所谓的伤寒是指外感风寒,与西医的伤寒是不同概念.外感风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仲景说\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这样以来就有不少人认为感冒是会自动痊愈的.更是有了风寒用桂枝加麻黄这种配伍变化.
纸上谈兵终觉浅.最近三天,我亲身经历了太阳经表症历程,也许能给大家一个理解中医辩证论治的启发.
不知何时感染上的风寒,昨腿留下一处顽凉,很多年都不能自行排除.前天又不幸感冒.在拿感冒药时无意看见一瓶[追风透骨丸],它的组方是麻黄 细辛 桂枝 防风 川乌 草乌等24味.我想[追风透骨]顾名思义就是驱除骨中风寒;但见组方中麻黄桂枝应是有内而外透发的,川草二乌不过是增强暖骨透寒的分量罢了.碰巧我又是清涕的风寒感冒就服用了常量6克.不想第一天竟出现了标准的头项强痛现象:双风池穴各有一元人民币双倍大小的痛点,大椎穴一下是手掌大小的痛处.这是足太阳经穴所过.但是,我没有体会到太阳经气有内及外的过程,而是发觉应该用三焦辩证来描述深骨少暖,气血卫外那种特征.就是说[追风透骨丸]是通过三焦透达风寒的.它的主症随然是风\寒\湿 但以追风为要.这是从骨寒少减邪气外表得出的结论.
第二天我加倍到12克服用,出现了小便黄,舌苔黄现象.我考虑是川乌草乌热性释然.可是第三天早起尿色非常正常了,感冒的过敏鼻塞流涕现象也没了,神清气爽.只是头项三穴的强疼还有那么一点.为弄清[透骨丸]对肌体的驱寒作用到底有多大,晚上我加到24克服用.可是太阳三穴的强痛感没再有丝毫进步,小便却发黄量少了.而切腿部顽凉的感觉如故.这样就说明[追风透骨丸]追风尚可,透骨作用不实;虽有麻黄桂枝但是解表之力不显.也许第三天用桂枝汤方见其妙.
值得一提的是[伤寒论]的六经传变学说是用于阐释外感风寒症传变规律的,临床上这种经典的现象是难得一见的.中医是不能专药治病的.要临症组方,灵活应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黄龙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