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龙汤

(2009-03-10 18:47: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攻补兼施
  • 组成 :大黄 芒硝 枳实 厚朴 当归 人参 甘草
  • 功用 :攻下通便,补气养血。
  • 主治 :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自利清水,色纯青
  • 用法 :上药加桔梗、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芒硝溶服

正文

 

【出处】《伤寒六书》:“治有患心下鞕痛,下利纯清水,谵语,发渴,身热。庸医不识此证,但见下利,便呼为漏底伤寒,而便用热药止之,就如抱薪救火,误人死者,多矣。殊不知此因热邪传里,胃中燥屎结实,此利非内寒而利,乃曰逐饮汤药而利也,宜急下之,名曰结热利证。身有热者,宜用此汤;身无热者,用前六乙顺气汤。”

【分类】攻补兼施

【组成】大黄(9g)  芒硝(12g)  枳实(6g)  厚朴(3g)  当归(9g)  人参(6g)  甘草 (3g)    (原书未著用量)

【功用】攻下通便,补气养血。

【主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自利清水,色纯青,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拒按,身热口渴,神疲少气,谵语,甚则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神昏肢厥,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

【用法】水二盅,姜三片,枣二枚,煎之后,再入桔梗煎一沸,热服为度(现代用法:上药加桔梗3g、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芒硝溶服)。

【方解】本方证因邪热与燥屎内结,腑气不通,气血不足所致。其病机为肠胃燥结,气血不足。本方原治热结旁流而兼气血两虚证。后世用治温病应下失下,邪实正虚者。邪热入里与肠中燥屎互结,腑气不通,故大便秘结、脘腹胀满、疼痛拒按、身热口渴、舌苔焦黄或焦黑,或自利清水、色纯青之"热结旁流"证。素体不足或里热实证误治而耗伤气血,故神疲少气、脉虚;邪热炽盛,热扰心神,正气欲脱,故见神昏谵语、肢厥、循衣撮空等危候。本证属邪实正虚,邪实宜攻、正虚宜补,故当泻热通便、补气养血为治。方中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即大承气汤)攻下热结,荡涤肠胃实热积滞,急下以存正气。人参、当归益气补血,扶正以利祛邪,使攻不伤正。肺与大肠相表里,欲通胃肠,必先开宣肺气,故配桔梗开肺气以利大肠,以助通腑之大黄,上宣下通,以降为主。姜、枣、草补益脾胃,助参、归补虚,甘草又能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既攻下热结,又补益气血,使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综合本方,用药精妙,配伍得当,攻补兼施,为邪正合治之良方。

【化裁】 原注云:"老年气血虚者,去芒硝",以减缓泻下之力,示人以保护正气之意。或适当增加参、归用量以加强补虚扶正之力。

【方论】《瘟疫论》:“证本应下,耽误失治,或为缓药因循,火邪壅闭,耗气搏血,精神殆尽,邪火独存,以致循衣摸床,撮空理线,肉瞤筋惕,肢体震颤,目中不了了,皆缘应下失下之咎。邪热一毫未除,元神将脱,补之则邪毒愈甚,攻之则几微之气不胜。攻之不可,补之不可,攻补不能,两无生理,不得已勉用陶氏黄龙汤”。

【方歌】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