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电影史学家把“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平行剪辑法的发明归功于格里菲斯,实则在1913年,一位天才女导演罗伊斯韦伯应该获此殊荣。并且她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更有创意。
一个女人在家照看孩子,感觉有人闯入家中,赶紧打电话告诉丈夫,丈夫情急之下开了别人的汽车赶回家救人,路上有警察追踪。匪徒上楼梯,丈夫在路上狂奔。最后到家救下妻儿。
http://s9/small/001GeohBzy6DJ3mCXz2f8&690
http://s14/small/001GeohBzy6DJ3vF4Hr9d&690
这个影片不仅使用平行叙事讲了一个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故事,最让我吃惊的在于天才的创造,妻子往外看的时候用了顶拍表现匪徒。丈夫赶回家营救妻子的时候通过汽车后视镜表现警察追踪,劫匪上楼梯采用俯拍。在那个电影还没有从戏剧中摆脱出来的年代,如此多角度有创意的表现手法,实在是让今天的我感到吃惊。
这怎么看怎么像希胖的《精神病患者》,不知希胖的《精神病患者》是向这位天才导演致敬呢还是天才所见略同?怎么连坏人握刀的姿势都一模一样?
影片的名字叫《悬疑》。
那个年代应该有创意的电影还有很多,不过被淹没了。那个年代天才的女导演很多,可惜电影史没有她们的名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