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路人:“感觉论”与“机械论”

(2009-06-03 07:42:44)
标签:

高尔夫

杂谈

心理

分类: 高尔夫杂谈
老米以前的训练方式我不清楚,但我知道他是典型的“感觉”型球手,他超人的感知力是他的招牌,但同时也是他的致命弱点,经常会打出一些太随意的球,而导致失败。还有就是“感觉”和自信紧密相关,只有在你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时,感觉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任何的自我怀疑,都会阻断感觉,造成一些莫明其妙的失误,而这些失误又会进一步加剧自我怀疑,造成恶性循环,使结果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所以感觉型球手非常的“streaky”,打顺了可以打出一串极好的球,不顺时就会打出一串奇臭的球,稳定性不好。

我认为减少靠感觉控制是老米投师于Dave Pelz的主要原因。球感不可没有,但过分依赖球感也是危险的,一旦某天,某时球感没了,球员就会变得不知所措,自信全无,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Dave Pelz的方法是建立在定量的基础上的机械论,是客观事实,不存在“丢”的问题,随然不易练成,可一旦练成也不容易丢失。这种机械型球手会非常的“steady”,虽然精彩的球可能会少些,但不会打出成串的坏球。高尔夫是一个概率的游戏,当执行的次数大到一定时,赢家一定是大概率事件,这也是我推崇机械论的主要理由。

又:明日回京,如果你还在,可一起打场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