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主线不能倒
(2025-11-16 21:07:59)
标签:
大盘股票收评 |
分类: 公开 |
周五两市低开后冲高回落弱势调整,隔夜美股大幅下跌,对AI泡沫破灭的担忧越发强烈,受此影响早盘指数全线低开,而科技成长股为主的双创指数低开力度明显较大,开盘后又回到红利+微盘主导的局面,各大指数震荡回升,至10点半左右沪指等多个指数翻红,红盘股数量也一度回升至3000支以上,但双创指数压力沉重难以同步,稍作震荡之后大盘逐渐回落,午后大盘继续弱势运行,双创指数始终被压制在盘中低点附近,尽管微盘股指数再创历史新高,题材小票炒作活跃,但其他指数难有呼应,2点后大盘上攻乏力转向回落跳水,随后大盘持续下跌至收盘,期间几乎没有像样抵抗,尾盘多个指数创出盘中新低,沪指也失守4000点关口,收盘时仅微盘股指数逆势上涨0.9%,其他主要指数跌幅多超过1%,双创指数跌幅均超过2.5%,成交量略有放大,红盘股1900余支。
在科技成长股承压,双创指数背离走弱的情况下,大盘果然无法依靠红利+微盘的组合继续保持攻势,尽管盘中沪指一度翻红,下午也尝试横盘抵抗,但最终还是无功而返尾盘跳水,不到1个小时的杀跌杀伤力却不小,从指数上看除微盘股指数外,其他指数均反包回吐了周四的涨幅,构成了典型的下跌中继组合形态,科创50指数更是跌破60天线关键支撑,尽管晚间美股低开高走出现了抵抗反抽,但整体调整的压力依然巨大,没有一致性的节奏,大盘就无法形成真正有效的突破。
沪指在4000点附近震荡拉锯已有半个月之久,如果考虑到之前3800~3900点区间震荡的时间,沪指3800~4000点这200多点的区间震荡已经长达3个月之久,虽然近期还不断刷新新高,但显然算不上有效突破,指数和板块的节奏差异也更加明显。总的来看,沪指的节奏是平稳、缓慢但持续性较强,今年以来沪指只出现了两根月线阴线,5月份至今月线是7连阳走势(本月尚未结束,但目前仍是阳线状态),而相比之下双创指数的波动性要大的多,上半年创业板月线是阴阳对半,科创50在更是有4个月收阴只有2个月收阳,双创指数上半年也基本是原地踏步涨幅远不及沪指,但当6月底之后这些指数节奏逐渐趋于一致后,双创指数就爆发出了极强的弹性,整个三季度双创指数的涨幅都在50%左右,远远超过其他指数,也一跃成为年内涨幅领先的指数,但进入四季度以来,沪指仍在平稳上行(尽管上涨力度不及三季度),可是双创指数都对三季度过高、过快的上涨进行了修复,指数节奏再次出现了较大的错位差异。
其实做个比喻就比较容易理解这样的差异,沪指无疑是市场的基础,就像是一支大军的主帅带领的中军大部队,行进较为缓慢但坚定而方向明确,而双创指数就像是先锋,攻城拔寨无往不利,爆发力极强但是持续性不足,打一仗后就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再战,现在就像是一场大战胜利之后的情况,大军仍在四处搜索扩大战果,而先锋部队在打开缺口之后正处于修整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军也不会抛开先锋部队独自前行。如果回顾历史上的牛市行情,可以看到每次行情无论是普涨还是结构性牛市,都有比较明确的核心主线引领,当主线见顶时,即使短时间内能够通过轮动和补涨来维持一段时间的强势,整个行情也不可能走的更远,所以可以断言,这一轮科技成长股为核心的牛市,如果科技成长股这个主线彻底见顶,那么大盘也不可能在4000点之上有更大的空间,反之只有科技成长股调整结束重拾升势,大盘才有可能真正突破4000点再度开启上行周期,这个成长股的调整期红利+微盘的轮动充其量只能维持沪指的相当平稳,不出现大的下跌,但不可能甩开成长股带领大盘独立走强,这一点在近两月也已经被反复证明过,所以一个不难得出的判断就是:行情想要持续,那核心主线就不能倒。
那么再看目前科技成长板块的现实情况,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是阶段涨幅很大的获利回吐压力,另一方面则是从美股市场传递而来全球资金对AI产业是否已经有很大泡沫激烈的争论和分歧,谁都不否认AI作用巨大,但究竟如何形成完整的商业模式谁也不知道,而当下不断堆砌的高额算力基建投资虽然不断推高了相关公司的股价,可是未来如何收回成本同样是未知数,这些因素使得当前整个行业都承受了很大压力,此外还有美国降息进程的反复也带来了扰动,因此短期科技成长股承压是难免的。预计周一大盘还有明显的下探惯性压力,地缘争端加剧以及美方指责阿里等消息都会带来压力,不过也不必恐慌,这些短期的冲击不会动摇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既然近期大盘反复尝试都无法形成有效突破,这样的情况下主动调整一下是更有利于未来发展的,大家不妨耐心等待下探企稳低吸抗跌品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