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中国资产仍是估值洼地
(2025-02-24 22:13:40)
标签:
大盘股票收评 |
分类: 公开 |
周一两市呈现分化震荡整理走势,早盘指数开盘涨跌不一,开盘快速下探后回升冲高,寒武纪创出历史新高带动芯片半导体板块再度拉升,科创50指数涨幅一度超过1%,但市场整体上攻强度明显弱于周五,其他板块指数的背离也更加明显,冲高遇阻后快速回落,10点后指数全线跌绿,随后大盘再度回升,微盘股和中证1000等小票指数表现较强,但其他指数均未能创出新高,午盘前再次遇阻回落,午后惯性下探后横盘整理,至2点前后出现一波快速跳水,多个指数砸出盘中新低,不过市场并未恐慌,反而在企稳后震荡回升至尾盘,收盘时指数涨跌不一,科创50和中证1000指数小幅上涨,微盘股指数涨幅达1.21%,沪指和50指数、创业板指数小幅下跌,成交量略有萎缩,红盘股2700余支。
今天的整体走势其实并不意外,在周五暴涨之后芯片等核心领涨板块显然会面临较大的回吐压力,在顺势冲高后回落震荡在意料之中,实际上芯片等主线板块仍维持了较高的活跃度,还有寒武纪创出历史新高这样的亮点,但和周五相比显然还是弱了很多。当然总体来看市场的表现并不算太弱,因为银行股今天也并没有拉升,而且在周末管理层点名游资抱团炒作,使得今天多支高标题材股崩跌的情况下,大盘依然保持了整体平稳,盘中跳水也没有砸崩,红盘股基本对半,算是表现不错了,不过这仍然提醒我们,不要因为科技股的亮眼表现和科创50指数的新高就认为市场已经整体向上突破,恰恰相反,这很可能是市场分化进一步加剧的信号。
前期已经分析过这一轮上涨A股和港股的差异之处,其中很大的一个区别就是港股领涨的主要是互联网头部公司,而这一类公司是A股所欠缺的,因此A股选择的目标主要是以芯片制造为主的设计、制造公司,但这就有几个问题,首先是互联网头部公司实际上类似消费白马,盈利能力相当强而且比较稳定,这一轮行情只是在DeepSeek出圈爆火之后带来了价值重估的机会,是和美股中概股共振同步走强的,而且即便已经涨了不少,整体估值仍然不高,尤其是已经有外资机构把10家中概股和美股7巨头做对比,这种示范效应是相当强的;而A股的龙头公司由于主要偏重制造业,盈利能力就差了很多,所以估值也相当高,寒武纪这样的公司甚至尚未盈利;其次是港股近些年的变化较大,互联网头部公司已经成了港股中市值权重最大的部分,所以对港股指数的带动力非常强,而A股相关公司在市场中的权重和影响力都相对有限,目前还无法和银行、白酒、保险这样的传统蓝筹白马板块相比,所以只能带动像科创50指数这样的局部走强。
不过大家也不要把A股看的太差,实际上港股过去是一个比较小的市场,毕竟香港本地市场就那么点大,只是近年来才成为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并且有大量的内资公司在港股市场上市,逐渐成为港股的中坚力量,但港股流动性并不好,有大量的僵尸仙股存在,而且完全受外资主导缺乏自主权。同时港股的多样性也不如A股,尤其是我们看起来稀松平常的制造业公司在港股是比较少的,但这正是中国强大供应链和科技进步不可缺少的基础。另外说一个数据大家可能没想到,今年以来到目前为止两市有1600多支股下跌,其中除了问题股外有不少红利股的身影,另外和港股对比A股指数今年的涨幅明显落后,但是有一个数据却是A股胜出,港股今年的涨跌中位数是0,等于有一半个股下跌,而A股的中位数超过5%,上涨的个股更多,而港股的表现更加两极分化。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港股显然是引领本轮上涨的风向标,港股的强弱、节奏、情绪变化以及龙头股的表现就是先行指标。另外也要看到市场的韧性相比前几年明显加强,目前也没有整体深跌的环境,尤其是很多侧重于中长期的资金仍有很大的加仓空间,所以即使出现波动震荡也不必恐慌,放眼全球A股仍是难得的估值洼地。
预计周二大盘仍有回吐压力,科创50指数新高后能否站稳并进一步打开上行空间是提振市场信心的关键信号,如果有明显分化上攻阻力巨大,那短期必然还会有拉锯反复的震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