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新高,就没有号召力

(2025-02-19 21:34:05)
标签:

大盘

股票

收评

分类: 公开

周三两市强势反弹指数大多反包收复昨天失地,早盘指数小幅低开,开盘后迅速回升翻红,虽有回吐压力二次下探但很快企稳并再度上攻,随后大盘持续走高涨幅不断扩大,并且基本保持同步节奏,单边上行至10点半后略有回落,但仍保持强势震荡格局,午后中证1000、微盘股等指数再创盘中新高,50指数则背离回落一度跳水,但市场情绪并未受到太大影响,2点前企稳回升,尾盘稳步上行,收盘时指数全线上涨但涨幅差异明显,50指数涨幅不足0.5%,而创业板、科创50和中证1000指数涨幅均超过2%,大多收复了昨天失地,但成交量明显萎缩,红盘股4600余支。

今天的反弹并不意外,但反弹强度确实超出了预期,基本反包了昨天失地,没有让昨天的下跌发展成为更大的调整波段,维持住了近期的强势震荡局面,依然保留了向上突破的希望,也再一次证明了银行为代表的红利股无法成为引领市场上攻的主力,如果大盘想要上攻突破,还是得靠大科技方向发力,但需要注意的是今天虽然涨幅可观,但量能却有明显萎缩,板块的强弱差异还是很明显的,如果只有大科技方向强势,其他板块有很严重的背离,那么即使个别指数能创出新高,恐怕也难以带动市场整体上一个台阶。

对比港股和A股来看,主线其实基本上思路是相同的,就是两条线:一是以银行为代表的红利股,当然自去年国庆以来,红利股的分化也非常明显,只有银行等少数板块仍然维持了强势,而煤炭、电力这样的板块都已经掉队出现了明显调整;二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大科技方向,但是在港股(包括美股中概股)是以互联网龙头公司为龙头,而A股则是以中芯、寒武纪这些芯片公司为主,具体来看港股的龙头上涨更具持续性,而且更加便宜,即使是估值最低的银行股港股也比A股有明显折价,四大行中折价最小的中行A股也比H股高出34%,工农建三大行折价都在50%上下,所以就算偶有剧烈的震荡,也往往能很快反包上攻,不断创出新高,更不必说小米集团那样的一年4倍近乎单边上涨的走势了,而A股的龙头公司还是处于震荡局面,是平台整理的状态,并没有集体性的新高,例如今天港股中芯国际大涨8%再创历史新高,但由于A股股价高出一倍都不止,所以虽然今天也涨了3.7%但11月8日和2月6日两个阶段高点都没有突破,同时这些个股在市场中的权重也没有那么高,所以A股整体的表现就明显弱于港股。

别看今天大盘反包收复了昨天失地,但无论怎么说这两天其实还是原地踏步并没有提高重心,而港股近期虽然频繁出现剧烈的盘中波动,上周四和本周一都出现了大幅冲高回落单日振幅3%以上的波动,可是第二天就反包创出新高,整体重心不断提升,这样日积月累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年内沪指和50指数还有微幅下跌,创业板、科创板、中证1000等指数都是上涨的,对比港股来看恒指上涨了14%,科技股的核心恒生科技指数更是上涨26%,这幅度差异就太明显了。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经过这些年的上市和美股中概股回归,港股的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香港主板市场里市值排名前列的个股已经充满了内资公司,而传统香港本地的金融、地产公司市值已经越来越靠后,在市值排名20名开外才能找到友邦保险这样的公司,新鸿基这样的本地公司市值排名已经到了60名开外,但A股市值排名靠前的仍然主要是大型国企,今年以来白酒、石油石化、煤炭等板块表现不佳,银行股的涨幅也明显落后于港股同类公司,并且缺乏互联网头部企业,所以只能靠制造业为主的芯片半导体板块打头阵,这样对比看一下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港股近期的表现远强于A股了。无论如何震荡,横盘的时间有多久,最终是躲不过前高阻力这个坎的,只有直面压力向上突破,并且牢牢站稳新高,这样市场才能上台阶运行,打开投资者的预期空间,提升市场做多的信心和决心,过不去前高说什么都是没用的。

预计周四大盘将再次尝试上攻,但仍需注意板块的强弱表现,如果大盘能顺利向上突破,形态大概率就是类似今天这样,以大科技方向为核心主力,中小市值个股活跃,蓝筹红利不要出现大的背离下跌,假如主线板块表现不佳或是冲高回落,大盘就不可能形成有效突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