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必须找到新的驱动板块
(2024-05-07 20:53:36)
标签:
大盘股票收评 |
分类: 公开 |
周二两市窄幅震荡分化整理,早盘指数开盘涨跌不一,开盘后短暂下探但很快企稳再度冲高,但冲高力度有限,尽管沪指创出新高,但创业板、科创板并未同步,并且在10点后遇阻回落整理,科创板逐波下行连续创出盘中新高,不过中证1000和50指数并没有跟随下跌,基本保持了横盘震荡的局面,午后大盘有所回升,2点前后50指数和沪指再创新高,但其他指数未能同步,2点后出现一波回落,尾盘有所回稳,收盘时指数涨跌不一,科创50指数下跌1%,其他指数的涨跌幅度都比较小,成交量明显萎缩,红盘股3000余支,北向流出21.4亿元。
板块方面染料、航空、军工、化工、船舶、人形机器人、6G等板块表现活跃,ST、水务、芯片、家电、酒店餐饮、电力、银行等板块领跌,尽管昨天高开冲高后大部分时间在高位震荡,并没有持续上攻扩大涨幅,今天也出现了分化回吐整理,但总体来看市场的运行状态还是比较健康的,沪指连续创出新高,同时呈现上涨放量、回吐缩量的量能分布状态,走势较为平稳,在盘中回落时也表现出了足够的承接力,维持了较高的活跃度,即使是相对较弱的创业板、科创板等指数也没有出现严重的背离下跌,这种稳扎稳打的走势比那种单日大阳线的形态更具持续性。
不过也必须正视当前的问题,那就是在大盘创出新高之后,市场需要找到新的驱动板块,实际上春节后到五一假期之前表现最强的高股息和人工智能这两个板块,近几天的表现都不理想,高股息板块自4月底以来已经出现了连续回调,尽管50指数通过轮动保持了较强的形态,但显然近几天的上涨主力并不是这些板块。其实从春节后的整体情况来看,高股息+AI这两大板块虽然强势,但只能维持局部活跃度,对市场最大的贡献在于稳住了沪指,没有被创业板、科创板等指数的回调拖下水,进而在五一前后外部环境好转之后推动大盘创出新高,但对于市场整体情绪的带动以及更广泛的挣钱效应营造其实效果有限。因为高股息板块基本上是主流机构资金抱团,广大投资者参与度有限,而五一前后创业板等指数回暖反弹时市场的活跃度显然提高了一个档次,这是由于新能源、医药、科技等板块个股数量众多,而且反弹时和传统的消费白马基本节奏一致,影响面当然更大。
但目前这些板块显然还没有彻底恢复元气,近两个交易日创业板、科创板的表现明显弱于沪指,3月底大盘之所以未能升级反弹反而陷入了一个多月的回调整理状态,原因正是这些指数和板块无法跟上高股息板块的反弹节奏,出现了明显调整所致,现在这些指数虽然也有连续反弹,但并没有整体创出新高,板块表现也是反反复复,资金更热衷于在那些新出现的赛道如飞行汽车、算力等板块里进行炒作,但这些新热点板块目前的体量有限,甚至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市场,更多是依靠想象力驱动,所以大盘想要持续反弹,还是要找到更具市场基础,有足够体量和影响力板块来带动,前期持续拖累市场的新能源等老赛道板块以及传统的消费白马板块当然是比较可能的方向,而且这些板块也正是外资重点关注的品种。所以接下来要注意观察这些板块指数能否进一步走强确立更清晰的反弹趋势。
预计周三大盘仍有回落下探压力,重点观察创业板、科创板等较弱的指数能否走强,外资的态度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近期凡是外资大幅流入的交易日市场都是强势表现,而凡是外资流出的日子大盘都是调整状态,无论如何看待外资,但当前对市场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我自己继续持股没有操作,仓位仍是110%(25%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