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新合修李氏宗谱序

(2023-09-14 17:54:31)

癸卯季夏二伏,前山李子南君经石蚕胡氏介绍,代表宗族来电邀我帮助策划李氏圆谱大典,经几次会议,定下程序。至教师节,又盛情托余作序,遂不以敝陋而为之。

按:缙云李氏有近二十支,单单东乡壶镇平原及周围就有壬塘、观坛庙、高陇、前山、苍山、东郭、东山、龙爪坑八支,本支李氏源自嬴姓,为唐玄宗长兄宁王李成器之后。僖宗时,宁王嗣孙宗国公,避黄巢之乱,提兵至婺,因家焉。后裔分稠门、馆头、青田诸大派。宋淳祐间,有讳感者,从青田尘川街徙居永康和乐桥,曾孙辈再移黄源、本札。至明初,前者分缙云前山,后者分丽水白桥,是为二派四村。

宋元时,本支与稠门、馆头、青田诸派联宗,明朝嘉靖十四年始立宗谱,清康熙十七年重修,雍正以来曾分修过五届,同治六年复合,光绪元年、光绪二十年、民国八年、民国廿八年、一九九七年,皆行合修,加上本次,并辑已历七届矣。

祖坟、谱牒、祠堂是祖先遗留给子孙除肉身、住房、田产以外之重要文化载体。三者缺一不可,也往往同步修葺。清代制度,中国南方宗谱二十年一小修,四十年一大修。宗祠是岁修,也就是年年需要查看捡漏。

前山李昆公祠始建于清嘉庆乙丑,同治初年因与驻金华之侍王同姓而得以保留。民国后期为苍陇乡驻地。新中国以来,先为村集体使用,改开后出租给个人办厂,工厂移新址后,祠堂因年久失修再加上风霜雨雪之侵袭,而日显破损。于是在二零二零年,由坚贞、龙周承头募捐资金实行拆建。众族人热情空前高涨,锦红、东昌助款最多,同为五十万,其他人也不少,详见碑刻名单。黄源、本札族亲赠匾锡祝贺。本次重建共化资一百五十万,新祠采用精制砖瓦、贵重木材、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神厨纸炉,一应俱全,可谓金碧辉煌、美轮美奂。

祠宇既新,宗谱重修亦已有二十五年,二零二二年秋末,子南、坚贞、龙周等族英前赴永康黄源、本札,丽水白桥及散处纠合同宗,组建修谱理事会,由子南主其事,长洪、永其、李建、龙周、光放、玉明、哲恩、金堆、唐法、玉庭襄其成,众理事人员同心同德助其势。经一年而谱竣。

自是,李氏族人当发扬先德、贻谋后昆,聚全族而光大之。是为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