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罗宾

标签:
心理罗宾威廉姆斯成长纪念 |
分类: 《心迹·悟疗吾心》 |
1
演员罗宾·威廉姆斯,疑似抑郁自杀离世。本以为对我来说这只是一个娱乐圈的普通事件,但几天来,在不忙时,脑中总会经常浮现出罗宾威廉姆斯。准确的说,浮现的是他的笑容,他笑时候的样子。
他的笑容,不可复制。从他的笑容中,你会感受到的是不多不少的温暖,不多不少的柔软,不多不少的力量,不多不少的慈悲。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一直以为,我最喜欢的演员是《教父》中的阿尔·帕西诺和《美国往事》中的罗伯特·德罗尼。喜欢他们内在的坚毅与力量,无畏与勇气。我知道,那正是我这个有些书生气的男性所压抑的气质。罗宾·威廉姆斯也很喜欢,但显然不是我最喜欢的。现在,在他离去后,我知道自己为何不是很喜欢他了,因为他和我很像。无论内在,还是外在。人总是喜欢自己没有的(不,是压抑的)那部分,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就不太在意。
现在我知道了,其实我最喜欢的演员,一直是他。
2
在我20岁左右,那时网络还不发达。在央视六套电影频道的周六佳片有约中,第一次看了他主演的电影《Dead Poets Society》(死亡诗社),更喜欢这部电影的另一个译名:春风化雨。影片讲述了罗宾威廉姆斯饰演的基廷(Keating)老师,来到一个死板教条扼杀学生创造力的教会学校任教。逐渐的,这个老师改变了他的班级,释放了他的学生们的生命力,孩子们的眼神,一个个从最初的冷漠、麻木、绝望变为闪闪发光,充满灵动,孩子们心灵的转变都是因为有他。这部电影,看的年少的我,泪流满面。
那个时候的我,多么渴望一个如片中基延老师这样的人来引领、帮助我、鼓励我啊。遗憾的是,在真实的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人出现。但幸运的是,他所扮演的角色,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总是有和我一样的人,总有和我一样有着相同磁场、频率的人。
多年之后,我在咨询室内,面对年轻的、内心充满迷惘与冲突的少男少女时,总会比对其他来访者更细心、更柔软、更有力量、更有爱一些。因为,我走过和他们相同的路,所以我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我在支持、温暖着他们的同时,仿佛也支持到、温暖到当初的我自己。看着他们一个个从沮丧、迷惘的进来,坚定、有力的离开,我的内心很温暖、很幸福。
写到这里,罗宾·威廉姆斯饰演的基延老师的笑容再度在我心中栩栩如生的呈现。我仿佛看到他正笑着对我说:“你看,你就是很棒的!我早就说过了,你不是一般的人!十几年前我就看出来了,小伙子,加油吧,继续帮助那些人,他们需要你!······”谢谢罗宾,谢谢基延老师。
3
后来不久,又在央视《佳片有约》看了他主演的另一部影片《心灵捕手》,影片讲了一个数学天才,经过好友及心理医生的帮助,最终走出自己的心理阴影,获得成功的故事。罗宾·威廉姆斯这回扮演的,是那位心理医生。
那个时候的我,还没有想过自己以后会做心理师。但我会永远记得罗宾·威廉姆斯所饰演的那个心理医生的样子:温和而有力,深情而没有诱惑,坚定而没有敌意。虽然他的戏份不多,但真真儿的折服了年轻的我。
在他离世后,我重新回忆这一切,才渐渐的感觉到,我现在在咨询室里的音容笑貌,似乎都在无意识中有一个模版,那个模版,就是他所饰演的心理医生。
4
在新闻中,看到了一组图片。内容是他离世前一年的行踪。他拍戏、拍广告、接受采访、四处去演出、参加活动、带着他经典的笑容和不同的人合影。他可真忙碌啊,之后也许是抑郁发作了,也许是他累了,他选择了一个在我看来很疼的方式突然离开了这个世界。
自杀这件事每天都在发生,但想不到的是这件事会发生在他身上。
他是全美最好的演员、喜剧演员之一。奥巴马致悼词说:“他以外星人的身份(威廉姆斯在电视剧《莫克与明迪Mork & Mindy》中的角色)来到我们的生命中,但他成功地触动了人类精神的方方面面,他让我们欢笑,让我们哭泣,他慷慨地把自己无比的喜剧才能奉献给最有需要的人:从远赴国外的士兵到街头的边缘化人群······”
他带给这个世界许多欢乐、许多温暖。不管怎样的人,看过他的电影,都会重新鼓足生活的勇气。这样的一个总会传递给人们正能量和温暖的人,最后以自杀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想到这里,有些让人心寒。难道是因为在罗宾的眼中,其实这个世界很糟?生命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吗?不,我不相信。我不相信一个如果骨子里是悲观虚无的人,会演出《春风化雨》、《心灵捕手》那样的角色。
那答案是什么?我头脑中出现一个场景:一个在闹市表演的小丑,他把路过的行人逗的前仰后合,一个下午,他让无数的人开心快乐。夜幕降临,人群散去,小丑坐在地上,摘下面具,只见他已经是泪流满面。
5
那些路人知道的,喜欢的只是小丑那张可爱的面具。没有人愿意静下来看看摘下面具的小丑真实的内心是怎样的。
小丑的内心很孤独,所以,才会泪流满面。
我想,罗宾·威廉姆斯内心也很孤独。
如果可以的话,我多想乘坐时空机,来到两个月、或一个月之前的他身边。我来做他的心理师,我无须做什么,只需静静的倾听他。不倾听那个别人熟悉喜欢的罗宾·威廉姆斯,而倾听那个别人不熟悉的罗宾·威廉姆斯。倾听他聊聊他的女儿,他现在的妻子,倾听他聊聊他对他生活的真实感受。如果可以,我一定会有意无意的鼓励他“坏”一点儿,可以发发牢骚,甚至开心的痛快的淋漓尽致的大骂。如果他对我也拿出他习惯性的微笑,我会制止他,我不要他的笑,我希望他能够哭出来。也许,这些年来,他的笑容在温暖了别人的同时,也死死的遮蔽了自己的内心。我相信,我们这样的沟通下,他会慢慢的好起来。躲在他笑容下的内心的大量负面情绪会重复释放。他内心那个抑郁、无力的“内在小孩”会重新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他决定,暂时息影,停止工作。到一个清静的地方,好好的休息休息,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最后,他要感谢我。而我则会告诉他,当初他所饰演的电影角色,让身处无边黑暗中的自己看到了希望之光。最后,我们拥抱告别。在拥抱中,我们感受到彼此给对方的爱和力量。这一次,他的笑容又出现了,但不再是面具。而是内心真实的感受。
我看着他的笑容,他看着我的笑容。我们从彼此眼中的闪烁处,看见了自己。
······
这一版本,不存在于现实中,永存于我心里。
附图1:《死亡诗社》中,基延老师跳上书桌,鼓励学生们跳出常规,释放创造力。
图2:《死亡诗社》中最后,基延老师被学校辞退。他的学生们站在书桌上,为老师送别
图3:《死亡诗社》最后,看着站在书桌上为他送别的学生的基延老师
图4:《心灵捕手》海报。罗宾饰演的心理医生与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