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减压之道

标签:
压力心理问答情绪减压女性健康 |
分类: 《我与你》 |
Ask:
李楠老师您好!希望您能给我说几条排解压力的好方法,最近工作太忙,工作难度很大,一下子觉得自己压力好大,不知道如何排解这些不好的情绪和压力,现在一直是闷着,我很担心,也知道再这样下去,一定会把自己憋坏的,希望您可以帮助到我!
Mr.li:
说到减压,我想从“身”与“心”两个层面来谈谈。
一、身体层面的减压
咨询中面对压力大的人,或者当自己压力大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先“回到身体”。因为身心是相互影响的。当一个人心理上感觉到压力后,直接反应在身体上的就是呼吸短浅乃至屏住呼吸,进而全身肌肉收紧僵硬。短浅的呼吸让吸入的氧气只够维持生命,渐渐的身体开始缺氧,进而心脏需要加快跳动的速度来提高全身的供血。这样的身体反应,是处在一种“战斗”或“逃跑”的应激状态。如果人长期处在这样的身体状态中,得病是迟早的。所以医学心理学早已经证明,损害人类身体机能健康的最大敌人其实就是——压力。
压力的恶性循环往往是这样的:
第一步是,外界的发生的某件事或人:比如近期工作上的压力;紧接着第二步是自己在外在的压力下,也给自己很大压力:如在面对工作压力和挑战时,你会告诉自己,我一定要达到自己制定的目标,不能失败等等。第三步就是身体因此会长期处在一种“战斗”的临战紧张状态。第四步就是这样的身体状态会加剧个人感受心理压力的程度。会更加的感觉自己要被“压垮了”。不信,你试试,就算你现在没有压力。你收紧全身肌肉,攥紧拳头,耸起肩膀,屏住气不过30秒,你的内心一定会是感觉紧张和焦虑的。也就是说你的身体姿态,会反过来让你感受到的“压力”翻倍。
所以,想要减轻压力,想要终止压力的恶性循环,最好的下手处就是先要让自己“回到身体”。那怎么“回到身体”呢?下面给你一些建议:
1-回到呼吸:这是我首推的方式,非常简单但可以让人立刻和自己的身体连接上,进而头脑不再瞎想过去或未来。可参考我的文章《呼吸转变心灵》: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bd4f4d01016137.html
2-渐进式的肌肉放松:人处在压力下,身体一定会不自觉的就紧绷起来。你可以让自己的肌肉放松。如果你长期紧张,都不知道身体放松是什么感受的话,你可以先努力的绷紧全身的肌肉和屏住气,然后数一二三,全身松开,如烂泥一般。这样几个循环,你就知道“放松”是什么滋味了,然后让全身处在放松的状态。
3-身体扫描:如果通过前两个练习,你能够开始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感觉”,那么这个练习就很好。我经常会在坐车的时候,或压力大的时候,坐下来,微闭双眼,然后从头顶开始扫描自己的身体。从头顶到脚底每一个部位去“看”去“感受”,当感受到身体的某个部分是紧张和僵硬的时候,只要去看和觉察它的时候,它就会自己放松下来。记得我刚做这样练习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就算是在躺在床上的时候,全身的很多部分也是紧张和僵硬的。当扫描到的时候,身体自然就会放松下来。这是我自己经常练习的,在压力大的时候,很管用。
同时,在这样的练习中,你一直焦虑紧张的大脑就暂时停止胡思乱想,而活在当下了。而活在当下就远离了压力,因为压力的根源仍然是人不能活在当下,而活在过去或对未来的想象或恐惧中。所谓:“狂心歇下,既是菩提。”
4-其它方式:我推荐太极拳,站桩,和瑜伽。瑜伽其实是非常好的“回归身体”的方式。但是很多人误解了练习瑜伽的目的,把完成种种高难度的动作当作练习目的,那就让自己苦不堪言了。我理解练习瑜伽的真谛在于,尽自己的能力去不断探索自己的身体。进而在身体的伸展中感受自己从未感受到过的身体能达到的可能性,进而在专注中让自己身心合一。
二、心理层面的减压
那怎样让我们的“狂心”歇息下来呢?那显然就是检查自己内心的信念,如果我们相信的很多的信念是对我们的健康有害的,那么可将之抛弃。在压力上,我们的“狂心”有几个最常见的信念,个个可以让我们成为压力的奴隶。我们这颗“狂心”最经常用来吓唬我们的话就是:
“如果我不能···如果我达不到···我就完蛋了!”。我们总会给自己一个“标准”,如果达不到,就告诉自己一定会完蛋的。如“我不能犯任何错误,如果犯了,那么领导一定会因此而开除我的。”其实是自己内心的严厉想象。而非外界或别人的真实情况。
再就是:
“我必须怎样怎样,如果不能达到,就不可原谅!”。这样的人往往“超我”极重。早先是自己的父母对自己总是有很高的标准和要求,后来长大后,以父母形象内化的“超我”就会自己经常要求自己,批判自己了。
事实上,很多的压力,都是我们自己吓唬自己,自己施加给自己的。但是呢,从心理学来看,“超我”重的人,也往往是高成就的人,因为事实就是“压力”越大,人的动力往往也越大。
除了这样的内心模式外,压力大的人还有两个心理特点:
一是往往特别看重结果。而过分看重“结果”的人,必定会是活在压力之中的人。因为越是“输不起”的人越是会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中。“结果”很重要,然而真的那么重要吗?这是每一个人需要反思的一个问题。
二是往往喜欢与人比较。在我看来,活的最苦的人就是总喜欢拿自己和别人比较的人。当看到比自己差一些的人时,内心会浮现有一种虚假的优越感,当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时,就羡慕嫉妒恨,最后一个“恨”是恨自己不能和他们一样。
···
综上所述,压力的根源还是来自于我们自己“心”的作用,你可以从“回归身体”开始,在身体放松之后,静静的,全面的探索自己内心的信念。找到导致让自己陷入压力之中的根本信念或执著。然后,放下它,就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