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脾气的心理学

标签:
发脾气心理问答情绪女性情感 |
分类: 《我与你》 |
Ask:
老师您好!面对让自己生气的事情,怎样才能做到心平气和。因为每次发完脾气后自己心里感到很内疚,可又控制不了不生气。
Mr.li:
四点建议,请思考:
1- 理解“发脾气”的心理学意义;
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会经常对“父母”发脾气,那也许是他潜意识中,希望通过“发脾气”来让父母明白,自己在渐渐长大,请他们尊重自己的独立空间。所以“发脾气”对于这个孩子来说,是一种对别人宣告我已长大的宣言;
对于一个很老实的人来说,“发脾气”往往是她压抑自己很久之后无法再压抑忍受的一种情感宣泄。“发脾气”像是在对别人说:“我考虑你们的感受,但是你们也要考虑我的感受。”于是“发脾气”对于她来说,是一种宣告自己存在,不容别人忽视的宣言。
我这样说,是希望你能够全面的理解“发脾气”,不要简单的以为它只有坏处。能够理解自己“发脾气”下面的含义,会是让你不成为自己“脾气”奴隶的第一步。所以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师往往会引导来访者发脾气,并探究自己脾气的下面隐藏着什么。那么,你想想,你的“发脾气”对于现在的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2-学会健康的释放“脾气”;
很多时候,有“脾气”不发,憋着会很难受,对自己的健康也会有不良影响。就像医学心理学认为,愿意忍耐,憋屈,不会表达宣泄内心情感的人更容易得癌症。
我也有脾气,也有较强攻击性。然而,我会用健康的方式来宣泄它们。比如我喜欢看体育比赛,也喜欢打球,踢球。在这个过程中,就将自己内在很多的攻击性情绪健康的释放出来了。当然,很多人喜欢用K歌,跳舞,运动健身等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攻击性也是不错的选择。
所以,你要慢慢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宣泄方法。并同时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不轻易把自己的脾气发给对你最好的人。比如你的父母,爱人。(此方面内容,可参看笔者文章《怎样宣泄负面情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bd4f4d01017rgx.html)
3-容易对人“发脾气”的人内心是一个孩子;
拿小孩举例。小孩子最容易抱怨和发脾气。因为孩子很弱小,自己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期待。很多时候他要满足自己的期待和需要,都需要仰仗父母大人。但是当父母不给予其满足的时候,孩子就容易对父母发脾气。
所以一个人越容易对别人发脾气,也可以从某个角度证明两点:
(1)
(2) 他对别人充满“期待”,期待别人来满足、给予自己的需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长着大人模样,但是内心是小孩的人。他们会抱怨社会,抱怨单位,抱怨领导,抱怨父母,抱怨伴侣···抱怨···就是不肯,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来,就是不肯相信,其实自己能够满足自己的一切,自己有能力通过自己去获得一切。
4-学会将“脾气”转为正能量;
写到这儿,想起自己17岁假期在饭店打工时,两个人吃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我小时候家境不好,很苦,我内心总觉得命运对我不公,而总是愤愤不平。但是我的母亲对我说过一句话,改变了我对人生的态度。她说:“儿啊,你不要发脾气,而要长志气。”因为发脾气帮不了你,你要把发脾气的能量,转为让自己努力奋斗的动力。
“不发脾气,长志气。”这七个字,我始终不能忘记。长大后,经过人世许多之后,会发现有所成就的人往往都是这样。外界的不公,别人的轻视都会化为他自我完善,努力向上的一股动力和心理正能量。而相反的那些不断抱怨外界对他不公,别人对他轻视的人,则在浪费了他的心理能量的同时,也失去了不断自我成长和超越的可能,最终往往一事无成。
所以,我在一篇《成长从停止抱怨开始》的文中写道:
一个喜欢抱怨的人,不会有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他的心理能量都用在抱怨和指责上了。一个有力量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不会抱怨。因为他的心理能量都用在踏踏实实的做事,踏踏实实的担当起自己的生命责任上了。
······
朋友,我猜你的年龄不到25岁,有一天你能够很好的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的时候,也就是你真正身心成熟的时候。愿我的四点建议,对你心有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