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师李楠
心理师李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292
  • 关注人气:1,1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倾听孩子

(2013-04-05 10:41:33)
标签:

孩子

老师

心理问答

倾听理解

女性

分类: 《我与你》

倾听孩子        文/心理师李楠

Ask:

李老师,不知您对小学生的心理有研究吗?我的课堂上有几个学生不管怎么都在说话影响课堂,而且声音很大,就算很有趣的课,他们也是自我意识太强,不管别人,我行我素,下课还爱打架。冷处理也不管用,您有什么高招吗?

Mr.li:

我没有当小学老师的经验。不过根据你的情况,我假设一下如果我是你的角色—一名小学老师,我会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路。不一定对,但说出来,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小学期的孩子和青春期的孩子不一样。青春期的孩子开始逆反和有自己的想法,而小学期的孩子其实内心是更看重老师和父母对自己的看法的,所以在这个阶段,其实是塑造孩子性格品性的好时候。

1- 改译孩子行为的原因;

从心理学来看,这几个孩子在课堂上说话,也许是潜意识中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获得老师的关注、关心。乃至进一步得到老师的认可、欣赏、鼓励。所以也可能越是孩子内心喜欢的老师,他的言行可能就越容易“激动”。大人的问题往往是根据孩子的行为而认为孩子的品性不良。而事实上,也许孩子的每个看起来过分的言行的背后都是一颗渴望得到老师和父母关注、认可的心。很多孩子一些看起来破罐子破摔的言行,往往是因为太久没有得到老师、父母对其的有质量的爱与温暖之后的一种自我放逐和报复。

2- 多倾听他、回应他;

我会尝试在课下和他单独的沟通。这沟通不是教育他、批评他。我会尝试耐心的倾听他,让他多说说他内心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我会保持一个耐心的心境,我的眼神会始终温和的注视着他,耐心的倾听。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看看他希望从老师这里得到什么,当你这样的时候,也许一直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孩子会开始变的有些羞涩。但是心却在感受到你对他的温暖。之后我会细心找到他身上的几个优点,哪怕是一点点,也给他放大。这样我对他的鼓励和认可就是很实在而不虚假的。让孩子真切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认可,并让他看到,老师其实一直在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这个过程中,不能只是说教,而需要投入感情,在这样的过程中,来和孩子建立起一种“正性”的情感连接。这点对于影响孩子很重要。因为我相信,当孩子发现自己的言行让真正理解自己的人失望时,是会难过和内疚的。

3- 在理解孩子的感受之后,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的感受;

是的,我相信每个孩子的潜意识中都不希望让真正懂自己、爱自己的人失望。所以要首先和孩子建立起良性的情感连接,并在这个过程中,放下姿态的去理解孩子的感受、之后教会孩子去理解别人的感受。很多孩子不理解别人的感受,或者很粗暴的对待别人,往往是在他自己成长的经验之中,很少有人真正理解他的感受,很少有人柔和的对待他。所以在这样孩子的背后,你往往会发现他有一个急躁的、不能和他共情、更不会以正确的方式安抚孩子身心情绪的母亲。

4- 和孩子及他的母亲一起;

你会从一个孩子的行为举止的后面能够看到他的父母。我会邀请孩子的母亲来,看看孩子的母亲对她孩子的态度。如果她上来就对孩子的错误一顿的批评乃至辱骂。很显然这个母亲爱的能力很低很差。在一个对别人以暴力的孩子身上,你会看到他的父母往往也是这样以暴力对他。当看到这一切后,要制止。并希望能够让母亲明白这样只会让孩子内心越来越愤怒,越来越自暴自弃。进一步需要唤醒母亲对孩子的爱与深情。进一步可以让孩子说说他对母亲的不满和失望。让孩子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看到孩子从愤怒、到委屈、流泪。

要让孩子的母亲学会耐心、学会理解孩子的情绪和感受。不然等着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就会反过来加倍的不理解父母的情绪和感受了。这就是我经常会说的:“父母子在孩子中学之前对孩子的理解有多少、孩子在青春期后会对父母的理解就会有多少;父母在孩子中学之前对孩子的耐心有多少、孩子在青春期后对父母的耐心就有多少。”

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沟通,来让母亲醒悟,进而从此开始一段正确的亲子关系。这才是塑造和改变孩子的根本。毕竟谁的影响也难以比过母亲。我想孩子的眼泪和委屈会触动母亲的心,并让母亲真切的理解孩子的感受,反思自己过去的简单和粗心。之后可以让母亲给孩子真诚的道歉,进而让母子之间的误会和隔阂消除···

 

你看到了,如果你按照我的方式去做,恐怕你要在工作之外额外付出许多爱与能量。又要做孩子的工作,又要做家长的工作。这样的付出值得吗?如果看看自己的工资,可能觉得不值,因为这样并不会让自己收入更多。而如果站在更高的角度上,也许你这样的付出和努力,在不知觉中,就重新塑造了一个孩子的生命经验,让他开始重新感受到爱与温暖、信任与理解。进而他的一生或许因此而开始改变。

写到这里,心头出现八个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想一个好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往往也是这样的,在内心爱的驱动下,如春雨一样,慢慢的温润滋养着每个孩子的心灵。

祈愿,中国这样的老师越来越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将心擦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