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与爱不可分

标签:
性爱心理问答情感女性 |
分类: 《我与你》 |
Ask:
李老师,读你许多关于婚姻的文章觉得你分析的很对。一个人的幸福不是由和谁结婚决定的。关键在自己是否有爱的能力,懂得如何去爱,而不是一味索取爱。
可惜很多人早就把爱能力抛弃了,只想要被爱。
我觉得出轨和背叛的根本原因是——爱得到不足以性补,李老师您说对么?
Mr.li:
爱得到不足以性补,读到你这句话心中还是觉得被触动了一下,我觉得从某种角度上你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但是我希望不要简单化的理解人类的“性”,所以我有几点感受和你分享:
1-人类的“性”与动物的“性”的不同;
动物的“性”,只是本能的性与繁殖,所以动物一般是在发情季节才会发情交配,而人类每个季节随时都可以进行性行为。那是因为人类在“性”中掺杂了人类自己太多复杂的感情与感受。探讨人类的“性欲”是离不开对“色欲”的探讨的。因为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与心理都让人类的性行为具有更多更深的意义。
2-我们都是“好色”的;
为什么我的论断这样绝对呢?
因为心理学认为,人类最初的“色欲的场景”恰恰就是最初婴儿吸允母亲乳房的场景。母亲的乳房,对于婴儿来说是生命中第一个“安全基地”,人类的性器官在生命的最初起到的功用就不单单只是“性”,所以人类的“性”除了生理性的本能需要外的另一面还有对“温暖”、“融合”、“爱的感受”的需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注定是“好色”的,或者说每个人都是“好色”的。那不只是因为性的本能,更因为人对温暖、爱和融合等感受的需要和渴望。
3-“性”与“爱”不可分;
从心理学来看,如果两个人只是“有性”而无爱的性关系,那么可能在过程中很刺激,然而在性行为之后会有一种心灵的空虚和虚无感,并觉得对彼此的身体有一种利用和剥削的感受。
而两个“有爱”又有性的性关系,则会带给人更深层次的满足。会让彼此从内心感谢对方给予自己的爱和接受。从这点上,两个彼此深爱的人的深深拥抱带给人身心的满足,都会大于两个只有“性”的人之间的性高潮。
所以从这点上来看,你所说的“爱不足以性补”,往往也许过程中,因为暂时的身体的界限被冲破和融合感会感觉还不错,但是过后可能带给人的可能会是更深的空虚感和无爱的匮乏感。
4-能感受到“性高潮”的人未必有“爱”的能力;
喜欢一夜情、或有较多性伴侣的人,他们往往很容易在性爱中达到“性高潮”,然而他们却未必真正在亲密关系中感受过“爱”。过去很多人误解佛洛依德的理论,认为只要释放性能量,让性能量获得充分的满足人就不会有痛苦。然而经过上世纪60年代西方的性解放之后,人们发现人类的心灵没有因为“性”的解放和自由获得真正的幸福,反而得到的是更深的空虚感和无意义感。人得重新寻找自己,但是显然不只是在“性”和“性高潮”上;
5-“爱”来自于两颗心灵的贴近与融合;
我们渴望“爱”,然而很多人因为得不到“爱”而将爱简化为“性”。
然而这注定只会让我们更远离“爱”,并对这个世界感觉悲观和厌倦。
“爱”是“做”不出来的。只有两个人心与心的融合之后才会有“爱”,只有在一段认真和真诚的关系中才会出现“爱”。我们需要拿出更多的勇气和智慧,去提高我们“爱”的能力。
愿我的回答令你有所思索。
附:
关于性与爱,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的《爱与意志》曾经带给我许多启迪和思索。
如果你想更深的思考这个问题可以看一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