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生命力与色欲

标签:
性心理情感 |
分类: 《开启·心世界》 |
以开放和勇敢的心,来探索我们自己的“性”,会让我们更深的理解自己,理解生命。-心理师·李楠
性,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可以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来探索。
从狭义来看,“性”代表的是一种生命的本能与能量。
从广义来看,“性”代表的是一个人的“生命力”。
对于普通人来说,一个人“性”的压抑,往往也会造成个人内在力量与整个生命力与基本存在状态的压抑。这样的人对“性”的态度往往是害羞的,有耻感和罪感的。一个人能够接受自己的“性欲”的存在,也是自我接纳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过度的压抑“性”是对整个生命力的压抑,那么是否过度释放“性”会有利于心理健康呢?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太极度严肃的看待“性”是容易压抑的,但是太不严肃、太游戏的看待“性”则是危险的。
人类的性行为和其它动物的性行为不一样。打个比方,一只雄性动物强迫的和一只雌性动物发生性关系,可能对雌性动物不会构成心理创伤,但是如果这样的行为发生在人类社会的男女之间,那么就会造成女性严重的心理创伤。再比如动物中乱伦的行为可能不会对动物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但是对于人类来说这样的行为则可能严重的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行文至此,想起中国著名的性社会学家李银河经常从她理解的性学的角度来阐述某些性行为(比如“换妻”)等是合理合法的,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则持不同意见。
因为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与复杂的心理都让人类的性行为具有更多更复杂的意义。
动物的“性”,只是本能的性与繁殖,所以动物一般是在发情季节才会发情交配,而人类每个季节随时都可以进行性行为。那是因为人类在“性”中掺杂了人类自己太多复杂的感情与感受。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探讨人类的“性欲”是离不开对“色欲”的探讨的。
提到“色欲”,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A片?下流?猥琐?那只是“色欲”的一面。而心理学认为,人类最初的“色欲的场景”恰恰就是最初婴儿吸允母亲乳房的场景。所以“色欲”的另一面还有“温暖”“融合”和“爱的感受”。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注定是“好色”的,或者说每个人都是“好色”的。
那不只是因为性的本能,更因为人对温暖、爱和融合等感受的需要。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性到底是善还是恶?
对于这个问题,释迦牟尼说的很好,他认为,性不是善也不是恶,而是所以有情生命根深蒂固的一种“无明”(无智慧),但是正是因为这根本的无明,而诞生了这山河大地与一切有情众生。
以学习和敬畏的心,来看待和探索人类的“性”,会让我们离智慧更近,离愚昧更远。
以开放和勇敢的心,来探索我们自己的“性”,会让我们更深的理解自己,理解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