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憎恨的循环

标签:
心理情绪自我接纳杂谈 |
分类: 《开启·心世界》 |
从看到我们内心“自我憎恨”的时候,也是我们开始更深的自我接纳,自我整合的开始。-心理师·李楠
在多年的心理咨询中感觉到,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自我憎恨”。
为什么有时候会恨自己呢?
因为来自对“真实自己”的压抑和遗弃;
来自于对当下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和生活的不满意不接受;
来自于对头脑中的未来的“理想自己”的期望和憧憬;
自我憎恨的循环步骤是这样的。
第一步:个人以努力来达到“理想自我”来取悦父母或社会所认可的个人成功的价值观;比如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以金钱和权力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是成功和有价值的。
第二步:在努力达到“理想自我”的追逐中,个人不能接受和慢慢遗弃“真实自我”,而产生自我憎恨。
第三步:对“理想自我”的追逐让“现实自我”在真实的生活中建立起计划和期望,并为之努力。
第四步:“现实自我”在努力达到计划和期望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有负期待,进而极力去达到完美,更加遗弃了“真实自我”,产生更多的“自我憎恨”。
第五步:当“现实自我”实现了某个目标和计划时,感觉离“理想自我”更近时,会暂时放下“自我憎恨”而对自己有些满意和疼惜。
第六步:重复第一步到第五步。
拿一个初中生来举例子。
第一步:让自己在应试教育中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和老师父母好的评价和认可而建立起“理想自我”。
第二步:他为达到“理想自我”而放弃了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和愿望,压抑和遗弃“真实自我”而努力变成父母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的过程中产生“自我憎恨”。
第三步:他在真实的生活中建立起达到“理想自我”的计划和期望,并为之辛苦努力。
第四步:他在努力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有负期待,进而更加努力,进而更加遗弃了“真实自我”,产生更多更深的“自我憎恨”。
第五步:他的期末考试,考的不错。老师和父母对他很满意,于是他很高兴和觉得自己不错和满意。
第六步:重复1-5的步骤。
将这个步骤套在自己的身上,就会发现和看到我们内心深处多少会有些“自我憎恨”。
这个发现和看到是有价值的。
从心理学看,清楚的“看到”问题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和疗愈心灵的最重要的一步。从看到我们内心“自我憎恨”的时候,也是我们开始更深的自我接纳,自我整合的开始。
也是我们学着以温暖的态度与自己和解的开始。
也是我们心灵和谐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