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香七瓣·读书札记七则

(2011-12-08 09:48:31)
标签:

札记·阅读

情感

分类: 《心迹·悟疗吾心》

心香七瓣·读书札记七则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展转轮回,生生不息。 --心理师·李

1“人活着,首先是要认清‘红尘是苦,生命悲凉’。然后,在红尘里深化自我,使我们有深刻的心,再以这种深刻来提升转化,用一种净化的态度向前走去!”  --林青玄

 

曾经很喜欢林的文章。他是一个悟透生命的人,他对生命,对众生有一种深沉的大悲心,也由这深沉的大悲心中,生起深刻的大智慧。“红尘是苦,生命悲凉”这句话展现了生命的苍凉感,然而作者没有止住在此境界,而是在进入这苦的红尘中去完善自我,在历练中转化提升生命的境界。说的真好!

 

2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要珍惜那交汇时互放的光芒!”

 

人与人的相逢,相识,分开,结束。缘起缘灭,不必执着。

重要的是在彼此互相交汇的时候碰撞出的光芒!

  

3“昨天悲痛的露珠,早已经消散,今晨的露珠也在微笑中,逐渐的消散了”

 

下意识的想起一本书名—左手年华,右手倒影。我没看过,但倒是觉得此句,颇贴合我读此句诗的心境。

一切,想留,终是留不住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想到金刚经一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呵呵,好个梦幻泡影的人生啊。

又想起苏东坡的诗:人生踪迹应如何?应似飞鸿踏雪泥。雪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记东西。、、、诗的意境自是空灵不俗,可是人可以做到象那只飞鸿吗?苏又能做到吗?

佛言:爱不重,不生娑婆。

 

4“苦恼不该聚在我们的心头,犹如水,不该积在沼池一样。”--------梵高

 

即使再清澈再有灵性的水,如果只在限定的沼池之中,也会漫漫的变的浑浊而成为一滩死水,缘河?因为,水,失去了流动的自由和能力,终究是死水。人,亦然。

朱熹有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笑了。畅然的笑了出来。

不知他,在写毕此诗后,是否也是如我一样的畅然的笑出声来?还是在自己的心底会心的微笑呢。

 

5“在一个元气淋漓的生命里,在那个生命的苦难中,我忘了自己小小的烦忧”“是借他人之大愁,消自家之小愁。”                        ----余光中译,梵高传,有感。

 

 好个“元气淋漓”的生命!!古往今来的艺术家们,苦命的找寻,生命的真谛和意义的精神让总是让我敬佩。但对他们所给出的结果,只能让少年的我满意。而此话,则让我感受到,艺术家们那终归敏感而脆弱的心灵世界啊。

所以艺术家的“元气淋漓的生命”好象一根火柴,哧的一声点燃,在一瞬间,照亮世间的黑暗,但转瞬间,黑暗恢复,而他自己的生命也随之熄灭了。可歌,可谈,可叹!

 

 

6“要飘落的花瓣,连一天,也不能等待。”

 

语言不能表述我的心境,只有,沉静于其中。这句话,不是用来解释的。而是用来进入的,进入一种虚幻而又实在的境界。就如,下面的诗句。

“曾在娑罗双树下哭泣过的一群露珠,又闪耀在千草的叶尖上了!”

 

“有烟的地方就有火,有火的地方就有灶

  有灶的地方就有情,有情的地方就有

就有相依相存想护相煦复相噬的唇齿

一加一并不等于一加一

去年的落叶,今年燕子口中的香泥。     ---周梦蝶,还魂草。

 

7 “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但见冰消涧底,不知春上花枝。”-----憨山

 

此诗,即可作为习禅之人的见地修行之语。也可以作为一幅初春的鲜活的景象。

初春的天气,没有了冬日的紧寒的冷风萧瑟,代之的,是温暖和煦的春阳,和它观照下的万物天地。一切,明亮的有些耀眼。而正在,这融化大地冰雪的普照万物的阳光中的,心地纯净的人啊,就如纯洁透明的琉璃,散发着他生机勃勃的内在的源源不断的内心的喜悦的光亮,他,抬起含敛的头,脸上安详的神情和从心地上生发出于面容上的微笑在春阳的映照中,散发出,纯净,慈悲,柔和的光芒。而就在此时,他头上的树枝,有一芽新鲜的嫩绿清新的从枯枝中,噗的一下,冲了出来。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展转轮回,生生不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