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疗愈心灵之--那些海报·那些心灵之-《成长篇》

标签:
情感 |
分类: 《电影·疗愈心灵》 |
伊朗电影《天堂的颜色》,影片描写一个盲童男孩(海报中间的这个男孩)放假被爸爸从大城市德黑兰接回乡村的家乡发生的故事。记得当初看这部电影是在央视的《佳片有约》栏目。已经记不住最后的结局是怎样了,还留在记忆中是男孩和爸爸坐在回家的车上把手伸出车外感受风;和我许多的眼泪。此处海报的场景是,男孩和妹妹一起在家乡的田野中。
日本电影《菊次郎的夏天》。讲一个大男人,领着一个男孩去找他的妈妈的故事。这是一部公路片,留在记忆中的是,夏天的无尽的阳光和绿色,以及两个人由陌生到亲近的温暖,和久石让的音乐summer。
伊朗电影《小鞋子》,英文译名为《天堂的孩子》。男孩阿里和妹妹生活在伊朗的一个贫穷的家庭中。哥哥弄丢了妹妹的鞋子,为了免除父亲的责备,他央求妹妹不要告诉父亲。这样,他们就只好每天妹妹上学时穿他的鞋子,然后下学后再换给他去上学。于是,兄妹之间仅有的这双鞋子,每天就在两个人的脚上交换着,哥哥得知参加一次长跑比赛第三名的奖品是一双鞋子,于是参加但是结果却鬼使神差的得了冠军,别人为他高兴的欢呼的时候,他却充满了失望···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海报场景是,阿里在为了得到鞋子而努力的比赛跑步中。
意大利电影《天堂电影院》描述一名电影导演在大城市过着冷漠而空虚的日子,突然接到故乡妈妈的电话通知他天堂影院的放映员艾费多去世了。由此时光闪回到导演儿时在那意大利小镇的一幕幕温暖而动人的情景···导演回到家乡,他打开老艾弗达留给他的礼物:一盘电影胶片,当初被删去的接吻镜头都被接在一起。当初他曾经那样百般企求而不得的胶片,现在老艾费多一并送给了他,连同一些令人缅怀的记忆、一些流逝的岁月与梦想···海报的场景是:小多多和放映员艾费多。
中国电影《十七岁的单车》讲述两个十七岁的男孩,一个来自农村,一个来自城市。他们因为一辆自行车而联系在一起,也一同经历着,属于他们的虽不同但是一样幸福和残酷的青春成长岁月。此处海报的场景是:小建用新买的自行车送女同学回家后开心的往回走。
美国电影《死亡诗社》,更喜欢本电影的另一个译名《春风化雨》,一群受传统教育禁锢的孩子,一个反传统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虽然可能不会让学生学会考试,但是却会为塑造出影响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独立的思考和自由的精神。印象最深的是影片的最后,大家为基丁老师的送别,大家站在桌子上送别老师。此处海报的场景是:在一个夕阳的午后的,在操场上大家把基丁老师举起。
《阳光灿烂的日子》,想起前两天和一个高中生谈到这部电影,他说记得这部电影的只有两个词和四个字,一个是影片尾声处米兰问马小军:“你觉得这样有劲儿吗?”马小军大声的说:“有劲儿”。一个场景是影片最后,长大成人的马小军在敞篷的林肯车里看到古伦木,他们招呼着他,古伦木始终不理。最后古伦木扭过头看着他们不削的说:“傻X!”整部影片也就此结束···也许每一个人的青春期都需要经过一个残酷而决绝的过程才能真正的整合好自己的心灵,进而迈入成人的世界吧。此处海报场景为:马小军在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