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功课

分类: 《故事·疗愈心灵》 |
故事:
两粒小小的榕树种子,离开了榕树妈妈的怀抱被风儿带到了地面上。它们习惯了在妈妈身上的安全的感受,此刻非常恐惧,它们抬头带着求救的口吻对妈妈说:
“妈妈!我好害怕啊。”
榕树妈妈平静的对它说:“孩子们,不用害怕,你们现在所经历的,妈妈也曾经经历过啊。”
“那我们现在要怎么办啊?妈妈你告诉我们。”
“好孩子不要怕,现在你们要努力的往泥土里面去,进入泥土中越深,有一天你们就会长大就会像妈妈一样了。”
“啊?可是泥土里面好黑好可怕啊,我们不敢进去,怕是我们钻入泥土里就消失不见了,好可怕啊,妈妈你不是骗我们吧。”
“孩子们,妈妈没有骗你们。对于我们榕树来说,这是我们必须完成的,最重要的生命的功课。只有此刻勇敢的进入这对于你们来说是未知和恐惧的泥土深处,我们才能有一天长成大树。孩子们,勇敢些,再勇敢些,去进入泥土中吧!”
······
最终,一粒种子带着恐惧和勇气而钻进了泥土里,一粒种子只让自己进入泥土一半就不敢再更深的进入了。
前一粒种子最终长成了和妈妈一样的大树。而后一粒种子很快就被风吹的干瘪而枯萎死去。
疗愈:
如果说对于一粒榕树种子来说,它生命中最大的突破和功课就在于能否勇敢的进入陌生而未知的大地泥土之中,进而成长成为一棵真正的大树的话。那么对于一个人来说需要经历十次这样的突破,或说完成十个重要的功课,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
第一次是医生剪断妈妈和婴儿的脐带,我们从妈妈的子宫中生出来。从最初在妈妈子宫中与母亲幸福无忧无虑的‘共生’状态,到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
第二次是婴儿开始学习走路。我们开始直立看这个世界,整个学习的过程是充满了艰难和挫败的,但是却是一个人开始成为一个人的重要过程。
第三次是孩子开始上幼儿园或上小学,我们开始与父母‘分离’。我们开始被‘社会化’我们要适应群体的生活方式,这个过程是不容易的,我们需要压抑自己很多来适应被社会化的过程。
第四次是进入青春期。性的发育意味着一个人真正的形成。我们开始有了雏形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的思想,并开始和父母权威体制发生激烈的碰撞。在这过程中经历人生各种滋味与感受的洗礼。
第五次是我们开始恋爱。一个人的身心是否真正的长大要在亲密关系中去检验。爱和性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功课之一。
第六次是我们进入社会开始工作。这是我们成为‘成人’最后的一个整合的过程。也是从心理上真正剪断脐带长大成人的过程。我们开始尝试能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之间,在自己的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让我们既能尊重自己的感受,又能适应社会。
第七次是我们成家结婚。我们开始建立自己的家庭。身份中多了‘丈夫’或者‘妻子’的角色,内心也多了责任和踏实少了浮躁与任性。
第八次是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父母的新角色让我们开始逐渐了解生命的意义,进而进入不惑之年。
第九次是当我们老了的时候。我们需要接受自己逐渐衰落和不再灵敏的身体和心灵,面对生命中一个又一个的丧失而多一份坦然与容纳。
第十次是当我们面临死亡的时候。从更深的意义来说,也许死亡是我们人生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门功课。
······
就像那颗榕树种子带着内心的恐惧和害怕而去勇敢的钻进未知而陌生的泥土中一样,让我们在我们人生的每一次突破和功课面前,也接受自己内心的恐惧并勇敢的进入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和功课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