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籁音画:D大调卡农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2009-04-09 05:15:29)
标签:

音乐

卡农

大调

canon

in

d

帕赫贝尔

良辰美景

执子之手

风琴

分类: 耳食者飨

    帕赫贝尔和他的D大调卡农 Pachelbel's canon in D Major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the distance between life and death
But you don't know I love you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爱到迷醉 却不能说我爱你
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you don't know I love you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But I cannot say I love you when I love you so madly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爱到迷醉 却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 想你痛彻心扉 却只能深埋心底
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I cannot say I love you when I love you so madly
But I can only bury it in my heart dispite the unbearable yearning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想你痛彻心扉 却只能深埋心底
而是 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I can only bury it in my heart dispite the unbearable yearning
But we cannot be together when we love each other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而是 明知道真爱无敌 却装作毫不在意
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we cannot be together when we love each other
But we pretend caring nothing even we know love is unconquerable
 
 天籁音画:D大调卡农 <wbr>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 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trees
But the branches cannot depend on each other in wind even they
grow from the same root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 相互了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the braches cannot depend on each other
But two stars cannot meet even they watch each other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 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the track between two stars
But nowhere to search in a tick after two tracks join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 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nowhere to search in a tick
But doomed not to be together before they meet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在天 一个却深潜海底
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fish and bird
     One is in the sky, another is in the sea
     
 
       天籁音画:D大调卡农 <wbr>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卡农背后的故事 一段美丽的传说❀

 

  Pachelbel,德国人。十几岁的时候,战乱使他沦为孤儿。流浪到英国的他被一个小村庄的教堂琴师收养,之后他天天听琴师弹琴,耳濡目染学会了钢琴。旁边镇上有一个女孩子叫Barbara Gabler,家里有钱有势,Gabler是镇上最漂亮的女孩,自从到教堂听了Pachelbel曲子就爱上了他。很多有钱人上门向Gabler提亲都被拒绝了,因为她只喜欢Pachelbel,但一直不敢表白,后来终于找了个理由,说要学钢琴,她说自己热爱音乐,希望可以拜师学艺。


   Pachelbel在Gabler离开后才发现没有她在身边,自己少了很多快乐。其实很多事情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在Gabler离开后他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不知不觉的爱上了她,只是因为她学琴不努力所以就埋没了对她的喜欢。他准备写一首歌,做为向Gabler求婚的礼物,当他完成了卡农的1/3时,就被招去打仗了,在九死一生的战场,每当心痛的时候都会想到Gabler,想到教她弹琴的日子......那段时光真是值得怀念啊。

 

    他坚持完成了卡农剩下的2/3,并在Gabler自杀后第2个月回到村里。他从村民口中知道了Gabler的故事和她为自己做的所有事后悲痛欲绝。他找到了Gabler的家人,问她葬在哪里,她家里人却不肯告诉。随后的一次礼拜,Pachelbel招集了本村和Gabler村上所有的人,倾心为爱人弹出Canon in D Major,在场的人无不潸然泪下。

 

        天籁音画:D大调卡农 <wbr>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最近一两个月来,经历了一些无常的小事,心情也随着清明一场雨进入四月天,怅然若失、飘忽不定。无论在生命的幸福或是不幸时刻,我都要重拾这首余音绕梁的天籁之音,她使我宁静而致远,暂时忘记烦恼和忧愁,放下惶惑不安的心境,静静享受于天光云影间。
 
      天籁音画:D大调卡农 <wbr>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卡农如花,静静地绽放,在四月的芳菲里,埋藏着不尽的情思---“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人生苦短、梅下寻梦、生死两茫茫,我相信帕赫贝尔创作卡农的时候,也是如此情不自禁,因为普世的情感是不分时空的!

 

      天籁音画:D大调卡农 <wbr>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有花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摘枝。试问:你这一生最想要的是什么?不过是“幸福”,肯定是,也应该是。人生这一场风花雪月的追逐,萦手可握的幸福我们往往不懂得珍惜,毫不犹豫地舍弃;而那若即若离,虚无缥缈的幸福,我们却拼命的追求、企盼,结果只是一次次的跌倒、失望,这条
追求幸福的路,到底还要走多久再回首? 

 

       天籁音画:D大调卡农 <wbr>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帕赫贝尔的卡农,散发出朴实无华的气息,纯净的乐章里似乎蕴藏着一种魔力,能让我感受到一种穿透脊骨的颤抖,直达灵魂深处。这循环往复的章节、永无止境的音符,听多少遍也不会觉得厌烦,一种隐含的生命力从内里不断地扩展出来,使到你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好像在跳动,那是伴随生命中的所有快乐与忧伤的回响!

 

      天籁音画:D大调卡农 <wbr>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诗经》里说:“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此般跨越千年的安宁的追求,地老天荒的爱情,又何尝不是卡农所要表达的呢?绵长的爱的意志屏息在这短短的五分钟里,只可惜来不及回味,这生命的最强音便戛然而止,仿佛安徒生笔下海的女儿,如朝露一般化为永恒。

 

      天籁音画:D大调卡农 <wbr>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聆听卡农,每次都会有所收获,莫名地甜蜜、感怀、温暖、寂寞、忧伤、沉溺,一切因情而起、直达灵魂。人间真爱,如同撑起一方天空的两棵独立的大树,枝叶蓁蓁,盘根扶持,风也罢霜也罢,雨也罢雪也罢,执子之手、雕刻时光,每一刻都是如此隽永,每一刻都值得用所有的时光去回味......
 
 
           天籁音画:D大调卡农 <wbr>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关于帕赫贝尔和他的D大调卡农

   帕赫贝尔(1653-1706),德国著名作曲家、管风琴家。1674年开始与当时在维也纳颇负盛名的克尔学习风琴与作曲。同时是维也纳皇家教堂的副风琴师。1677年任职埃森纳赫宫廷风琴师。次年五月赴埃福任普雷第格教堂风琴师。1690年至1692年任职斯图加宫廷风琴师。1692年至1695年任职于哥塔。1695年之後,任职纽伦堡圣塞巴都教堂,一直到逝世为止。  
  他最重要的作品是风琴曲,特别是他的圣咏前奏曲。他的作品,以对圣咏旋律的高度装饰见长。帕赫贝尔在西洋音乐史上经常被忽略,他的作品也都没有获得妥善的保管,西方费尽心思想找出有关他的图片但就是遍寻不着。即使提到,也多半仅是说他是“数字低音时代”的管风琴大师而已,事实上因为他是当时最伟大的风琴作曲家,他的作品曾对巴赫产生过巨大影响,巴赫的哥哥就曾在他门下学习。

    卡农Canon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轮唱」,原意为“规律”,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意思是「同样的旋律间隔两拍或一小节、两小节不等先后演奏」。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着另一声部,数个声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逐和缠绕,而声部几乎是单调意义上的重复。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至极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作“卡农曲”。卡农虽不像浪漫派作品那样高潮起伏、惊心动魄,但在看似反复平常的进行中,却交相共鸣出多种音色效果。平凡的韵律脉动着瞬息万变的生命力,如同天使一般让人迷醉和沉静。

  Canon in D 全名——D大调为三把小提琴和巴松管的卡农和吉格,长仅五分钟,饶有意味的是,使帕赫贝尔留名后世的反而是这首微不足道的小品。Canon in D 旋律简单朴实,但具有精密完美的乐曲结构,充份展现对位法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其低音部为只有八个音符组成的同一旋律,这“顽固音型主题”从头到尾重覆了28次,但这样的安排听来一点都不感到腻。我们现在经常能够听到的这个作品形式其实已经不是帕赫贝尔的原作了,他是由著名巴洛克音乐学者也是亨德尔作品的开发和确定者Karl Franz Friedrich Chrysander(1826-1901)的学生也是他的好朋友Max Seiffert所改编的,后者曾经同样也是研究巴洛克音乐的学者,并是JAN PIETERSZOON SWEELINCK (1562-1621)作品的研究者和版本确定者。

 

        天籁音画:D大调卡农 <wbr>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