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沙幼儿园 岑小菊
今天的美术课是画《塔和亭子》,让学生学会用对比、联想等方法欣赏、感受塔和亭子的不同风格,在欣赏的过程中大胆地想象,并画下来。在上课前,我准备了塔和亭子的许多图片,让幼儿看它的样子、线条。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展开想象,画出更有意思、更丰富多彩的作品,这是值得我们每位幼儿教师思考的。在本节美术绘画活动中,我先引导幼儿欣赏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亭子。我们成人也知道,如果头脑中没有一个具体的感知与对象,很难着手。在引导孩子欣赏图片时,我让孩子们仔细观察,找找亭子和塔的不同,比如说:高矮不同、作用不同等等,孩子们是很感兴趣的,收获了丰富的绘画材料。接着,在电脑屏幕上,我又让他们看了上学期孩子画的《塔和亭子》的美术绘画作品。看到自己同伴们的作品,孩子们很惊喜,有很多想要表达的观点,我也慢慢的引导孩子:如果让你画,你会怎么画。孩子们在绘画过程中画得很投入,有的画的是夜晚烟花下的塔,有的画好朋友在亭子旁边玩耍,亭子旁边还长满了漂亮的花花草草。有画一层一种颜色的塔,颜色的排列很有规律,很漂亮。但也有个别幼儿思维没打开,作品不够具有想象力,颜色运用方面还不够丰富大胆。不过没关系,这次的欣赏活动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无论画什么,他们都非常的喜欢,孩子天生对绘画就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喜爱和渴望。为什么我会这么说,这是我在幼儿园的生活中,在孩子们的言行举止间的感受。在班上,经常会有孩子对我说:“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再画画!”我知道,他们喜爱画画。
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自身需反思的方面是:自己时间的把握需更合理,幼儿的常规要加强培养。本节活动中,我希望丰富和开拓孩子们的眼界,也增加他们的审美感。为此,我查找了丰富的幼儿作品图片。因为在预设中,我认为同伴之间的学习交流往往比老师讲解的效果大很多,而且,通过同伴作品的欣赏与学习,孩子们的感知会更具体,了解得更形象。但是,我仍需把握好重点,运用这些预设的方法,充分将教学方法的价值体现出来,以达到更好的活动效果。好的常规才会有好的课堂效果,形成好的学习氛围,幼儿的等待、倾听习惯,是我作为老师需要着重引导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