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言:《春天是一本书》课后反思

(2013-04-09 12:02:16)

东沙幼儿园  岑小菊

     《春天是一本书》共有3段,在上这节课前我用图夹文的诗歌图片:诗歌中“彩色的”、“会笑的”、“会唱的”、“黄的”、“红的”、“绿的”、“白的”、“笑了”、“酒窝”、“小嘴巴”、“春雷”、“春雨”、“燕子”、“青蛙”为图标,其余为文字的形式一一出示。幼儿对于“春天”这个话题并不陌生,在活动的导入中,我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很好的就引出了关于“春天”的话题,在学习诗歌第一段内容时,先请幼儿听录音机,问幼儿在录音机里听到了什么,幼儿学习积极性较高,认真仔细地倾听了诗歌第一段内容,并且在老师的提示下,较好的知道了在诗歌中,《春天是一本书》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春天写的淋漓尽致。通过一个个具有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特别是在“会笑的书”时引导幼儿发现春天里小池塘为什么笑?小朋友为什么笑?引导他们发现春天的变化。采用分段和整体学习的方法帮助幼儿记忆诗歌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把“春天”比喻成了“一本书”。在第二段和第三段诗歌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我引导幼儿自主学习,比方说:“春天除了一本彩色的书,还是什么样的书?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幼儿说出各自的推测方法,丰富观察图文的方法。”大部分幼儿能根据老师的提问大胆举手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答案,幼儿思维较活跃,课堂氛围很好。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总得来说完成的较好。不过,在课后我出现了一个疑问,在课堂中,有小朋友喜欢在诗歌里面添加一些自己的语言,比如“黄的迎春花”,他会说成“黄色的迎春花”,那么对于这个问题我该如何更好的去引导?课后,我问了教学丰富的徐老师,她说出了一些很好的引导方法让我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借鉴,比如说用词填空的方法,比如加强语气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远远比直接告诉小朋友要好得多,可以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存在的问题。

     总之,整节课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整个活动设计环节比较清晰,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了。在活动环节中,我通过提问,幼儿观察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获取有关诗歌中描述春天的优美语句。在创编环节,孩子们的积极性也特别高,能根据诗歌中的比喻手法并迁移生活经验创编诗歌中的句子。但在活动中各环节的时间安排也有考虑不够周密的地方,如让孩子们观察图片的时间长了一点,后来孩子们学习诗歌的时间就较短。下次在时间安排上应该考虑的更周到、更细致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