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译制片、科教片导演李景超诞辰100周年

(2025-02-01 08:32:29)


                     今天是电影译制片、科教片导演李景超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李景超(1925.2.1---2008.5.6),女,中国电影译制片、科教片导演。生于北京。少年时随父母迁居武汉,战乱年代辗转流离到河南。由于父亲故去,15岁起不得不谋生养家。16岁考入河北中学,17岁进入洛阳第一战区抗日工作宣传队,从此开始了进步话剧演出活动。曾在话剧《北京人》、《蜕变》等剧目中饰演主要角色。后辗转至西安、兰州,进入西北师范学院先修班学习,并参加西安中国旅行剧团及西北师院剧团的话剧《结婚进行曲》、《原野》、《西施》、《北京人》、《桃花扇》等剧目的演出。

1946年回到北京,1949年1月进入华北大学三部(戏剧部)学习。同年9月,为东北电影制片厂选为译制片演员赴长春,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配音演员。五十年代初在苏联影片《俄罗斯问题》、《阴谋》、《政府委员》、《蔚蓝色的道路》等影片中担任主要角色。曾因译配苏联影片《政府委员》中女主角而获得文化部铜质奖章。

1954年起任长影译制片导演,译制了《难忘的1919》、《复活》、《静静的顿河》、《三海旅行记》、《我们要活下去》、《橄榄树下无和平》、《谢辽莎》、《缩影》等数十部外国影片。

1957年至1958年,她在长影故事影片《复试》和《新的一课》中出演角色。60年代初还导演了话剧《全家福》、《李双双》、《钗头凤》等。

1964年调任科教片导演,拍摄了《苹果树大小年剪枝》、《人工培育天然牛黄》、《婴儿喂养》及《科技新闻》数十本。文革中她受到冲击和不公正待遇,1969年被下放到吉林省长白山区插队务农。

1972年回长影后,先任科教片导演,随后仍任译制片导演。此期间译制了《蝴蝶梦》、《阿西们的街》、《摩竭星一号》、《永恒的爱情》等电影以及朝鲜电视连续剧《无名英雄》。其中《永恒的爱情》获文化部优秀译制影片奖,《蝴蝶梦》获长影小百花奖。1979年被评为第一届全国三八红旗手。曾获1980年第二届小百花奖优秀翻译片导演奖,1981年第三届小百花奖优秀翻译片导演奖。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吉林分会理事,吉林省工会委员。1982年被确诊患有脑瘤,遂进行手术治疗,1983年离休。

2008年5月6日病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