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锈笔生花2012
锈笔生花2012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155
  • 关注人气:1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2023-11-15 01:29:22)
分类: 锈笔生花
第七天 - 库沙达瑟(Kusadasi)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一唱雄鸡天下白。吃罢早餐,走起,继续一路向西。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先补三张图片。在卡帕多奇亚,我们还参观了地下城。公元八世纪当地的基督徒为躲避战乱,修建了深达八层可容乃两万人和牲畜的地下城。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地下城在1965年被人发现,此后开始对游客开放。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地下城里餐厅的石头餐桌。凿出的圆坑是放酒杯的地方。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游历土耳其的一路上,免不了导游带货,我们参观一些前店后厂的“景点”。先由一位英文流利的导购忽悠一番,然后就等着你手痒掏钱包。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这是我们在瓷器店。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在地毯店,有两位女工在装模做样地织地毯。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了解蚕茧的加工过程。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土耳其的羊毛挂毯据说很有名。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我们在街上看到长条织毯,可用在咖啡桌或床头。一条约五美元。我们买了两条准备送给女儿。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在去库沙达瑟的路上,我们停车参观一所小巧玲珑的清真寺。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清真寺很别致。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看介绍,这所清真寺已有百年历史。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路上见到街头流浪的小小猫。看来刚出生不久,好像饿得已经站不起来了。可惜我们手头没有东西可以喂它。太座是爱猫人士。此后我们会在早餐时留一块香肠给路上的小猫吃。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中午到达爱琴海边的库沙达瑟。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希腊土耳其一线的游轮往往会来库沙达瑟停靠。从游轮下来的游客来此地重要是要参观两个地方,一是圣母玛丽亚故居,二是以弗所遗址。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游客们,或者更确切地说。朝圣者们,在排队等待参观圣母玛丽亚的故居。令我大感惊讶的是,圣母玛利亚不但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她居然是在土耳其终老。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过去总以为圣母玛利亚是虚构人物,历史上她是生于公元前18年-公元41年时期的一位犹太女人。后来被圣经神话了,于是她十四岁时在马槽里生下耶稣不是鱼水之欢的结果,而是受圣神感孕,这才使她保持“无罪之身”,成为基督教中最重要的女性人物。不知为何后来玛丽亚被犹太自己人迫害而逃离巴勒斯坦。圣徒约翰受耶稣生前嘱托,将玛丽亚迎至此地奉养。她便终老于此,再未回巴勒斯坦的故乡。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人们在玛丽亚故居前点燃蜡烛,以示敬仰。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来到库沙达瑟另一个不可错过的景点是以佛斯(Ephesus)古城遗址。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以佛斯建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十世纪。最初由雅典殖民者建立。因为此地是爱琴海的入海口,一直是外来殖民者进入土耳其的门户。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这里与生俱来的古希腊文明特色和我们在雅典所见到的古迹似曾相识,相互见证了远古的那个曾经光焰万丈的时代。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后来在公元前二世纪,罗马人来了,以弗所成为罗马共和国亚细亚省(小亚细亚西部)的省会,一度被誉为"亚洲第一个和最大的大都会。"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罗马共和国时期以弗所的人口一度拥有40万到50万居民,最繁荣的时期延续了约一百年。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与雅典古迹一样,这里的古建筑也都是由石块构成。石头不会被烧毁,不惧风雨,可长久保存下来。但石头建筑最怕地震,一摇晃就倒了。而土耳其的地理位置正好在欧亚两大地质板块之间,一直是地震多发地区,就在今年还遭受了一次强震。因此这里的建筑没有一处得以完整存留。如今我们把栏杆拍遍,唯能见证历史的碎片。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以弗所遗址的黄金地段是塞尔苏斯图书馆(Library of Celsus),令众多游客流连忘返。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塞尔苏斯图书馆被认为是一个建筑奇迹,是罗马帝国三大图书馆之一,据信曾藏书一万两千卷。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塞尔苏斯图书馆在公元三世纪被一场大火付之一炬,该此火灾的起因可能是地震或当时打得不可开交的哥特战争。图书馆的墙体在十世纪或十一世纪时在地震中倒塌。此后的十来个世纪这里一直是一片废墟,直到1970年至1978年间,欧洲的一些考古学家根据原物归位重新把面墙矗立起来,我们如今才有幸体会当年的古韵。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在历史的图书馆前面留个影,也算是来朝圣过。咱好歹也算个知识分子哈。在中国,凡多少念过点书的都算“知识分子”。而在英语中,“intellectuals” 则是范围很小,只是学术精英的小圈子。那咱可还差得老远呢。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医务室门前的标志。从此至今红十字就代表医务救助。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大便坑和小便池。石茅坑的高度正合适,看来坐下去很舒适。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可以想象当年这里是一个绝佳的社交场所,一帮大老爷们一边下边用力,一边讨论前线战况。不知当时是否分男厕女厕。不过当地有三大浴室,没见分男部女部。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以弗所大剧场又是这里的一大亮点。当年居民在这里聚会、观剧,角斗,是以弗所城的中心。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以弗所大剧场可容乃两万四千观众,可想象当年的盛况,场上角斗厮杀,观众喧声震天。

第八天 - 伊兹密尔(Izmir)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来到土耳其第二大海港城市伊兹密尔。兹密米尔与中国天津是友好城市。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伊兹密尔街头夜色。这个高高的热带树,如果是真的话,在土耳其其他地方是见不到的。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伊兹密尔街头的古炮。伊兹密尔面临爱琴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有记载说,第一次大战之前,在伊兹密尔的希腊人比在雅典的还多。到这里我才知道,这里原来竟是希腊史诗的作者荷马的诞生地。但土耳其人没把荷马说成自己的,土耳其毕竟是一个仅一百年的现代概念,历史上希腊的版图很大。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说此地乃兵家必争之地,虽然我对特洛伊战争、古希腊神话还算有一些了解,一直以为特洛伊战争和特洛伊木马都是瞎子荷马瞎编的故事,但还是自己孤陋寡闻,来到这里才知道此地居然是古代特洛伊城的所在。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在伊兹密尔海岸边矗立的特洛伊木马是二十年前好莱坞电影《特洛伊》的道具。古诗人荷马被列为该影片的两位编剧之一,有向其致敬之意。影片的男主角是大名鼎鼎的布莱德皮特。影片完成之后,这个巨型道具就赠送给伊兹密尔供人观赏。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以弗所古城好歹还有一些石柱立在那里,而特洛伊古城只剩下黄土一堆。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如今只能依稀的猜测那些碎石头当年是怎么回事。例如眼前这是炉灶。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今天我们只能通过沙盘领略当年特洛伊城的全貌。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而当年特洛伊战争风雨呼啸,何等令人神往。盲诗人荷马讲述自己家乡发生的故事,笔若游龙,口似莲花。特洛伊城确有存在,特洛伊战争确有发生,特洛伊木马我猜是虚构,因为实用性存疑。美女海伦或许有原型,故事里其他诸神当然是虚构。

美女海伦是宙斯半神半人的后代。她既有神的超凡,又有人类敢爱敢恨得世俗感情。她的降临使诸神为之抓狂。经过争夺,由斯巴达王墨涅拉厄斯占其为妻。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心有不甘,借阿佛洛狄忒之助,乘机将她拐走,从而引发特洛伊战争,烽火连天,一打就是十年,成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主轴。海伦虽然是特洛伊战争的起因,但无需对特洛伊战争负多少个人责任。她只不过是荣誉争夺赛上高悬的奖品而已。女神赫拉、雅典娜和阿佛洛狄忒都想将那只刻有“给最美丽者”字样的金苹果其归为己有,于是请美男子帕里斯来评判。她们分别以荣誉、富贵和美女来贿赂帕里斯。帕里斯自然是要美女,于是把金苹果判给了阿佛洛狄忒。她知道帕里斯早对海伦垂涎三尺,于是就把海伦拉来给帕里斯作为回报。特洛伊人夺他人之妻引起希腊人的激愤,一怒为红颜,特洛伊战争由此而来。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特洛伊战争的插图画。

在史诗《伊利亚特》开始时,希腊人围困特洛伊城已有九载,海伦也早厌倦了困坐愁城的日子,也厌倦了继续委身于帕里斯,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也打烦了,于是双方同意以墨涅拉厄斯与帕里斯单独决斗的方式结束战争。决斗中墨涅拉厄斯打败帕里斯。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上面这幅石刻画展示在占领特洛伊城后,海伦物归原主,墨涅拉厄斯终于又把她带走,但海伦似乎对重续前缘并不激动。这并非我看图猜测。根据希腊史诗,多年后,硝烟散尽,墨涅拉厄斯酸溜溜地回忆起当年希腊人藏在大木马里进入特洛伊城后,海伦竟帮助敌人特洛伊人,假装希腊战士们的妻子的声音呼唤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幸亏希腊人未中计,在木马里默不作声,因而未被发现。不然真会因为海伦的背叛坏了大事,那样“特洛伊木马”在历史上不会成为战争的范例,反倒是希腊人的笑柄了。就在墨涅拉厄斯感慨万千地向她讲述这些往事时,海伦依然听得无动于衷。

第九天 - 伯萨(Bursa)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我们来到此次旅行的最后一个城市,伯萨。这里距离伊斯坦布尔很近了,我们终于在土耳其中西部走出了一个大圆圈。伯萨是奥斯曼帝国的第一个首都,比伊斯坦布尔的前身君士坦丁堡的历史还要早。说起奥斯曼帝国,英语是Ottoman Empire。我曾有疑惑,又是奥斯曼,又是奥特曼,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台湾和香港称奥图曼帝国,是跟随了英语Ottoman的称呼。原来在土耳其语中是Osman,大陆译法接近原汁原味。因此奥斯曼、奥特曼是一回事。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在伯萨市中心的小公园里,我们坐下来吃午饭。看到两位土耳其警察花二十分钟时间在路边耐心解决一起交通纷争,然后又在低头认真倾听过路人的问询。两位年轻警察英俊帅气,胡子刮得干干净净。不知他们是否有职业要求,反正我们一路上见到的土耳其男子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胡子拉碴的。第一次见到土耳其警察,他们的形象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伯萨的清真寺。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伯萨的苏丹墓。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腊纪行(五)-土耳其西海岸


旅游大巴跨上博斯普鲁斯大桥。过桥就回到欧洲了。我们结束了在土耳其收获满满的旅行,明天将飞往雅典,开始我们在希腊的自驾游。

且听下回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