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08月17日

(2022-08-17 12:57:28)
标签:

文化

美食

 看着消失的车子,让我想到了广州人对我说的一句话,“爱情会腻,炖汤喝不腻”。但细想一下,这难道是为了喝不腻?又很自然地会想到戴望舒的《雨巷》。这姑娘的车,就像小巷中的伞,化作蒙蒙细雨中的倩影……

2022年08月17日

 

 

人生不就一口汤?

 

撰文/颜光明

 

 

来广州如果不喝汤,那是白来了。吃饭前,必喝汤。这是当地的习俗,也是待客之道。

 

晚间,朋友问:“是不是出去喝碗汤?”神态诚恳。见我没兴趣,语气加重,“不就是喝一碗汤的功夫?”我问:“多远?”朋友说,得打车去。这让我迟疑了一下,脱口道:为喝一口汤犯得着吗?

 

朋友看出了我的犹豫,解释说,喝汤是借口,请你去看看老广州。这才恍然,好意不能佛,欣然前往。

 

上了出租车,报出某炖品店名,司机翻起空车牌子,二话不说,一踩油门就冲进了车水马龙,上了高架,出匝道,又扎进车流密集的马路,七拐八弯就进入了老城区,见到有骑楼的马路,商铺密集,灯火排开。坐在车子里头被转得晕乎乎的。司机开口,这家店是广州的老字号,还上了米其林餐厅的推荐榜。心想,这炖品店有来头,汤一定要喝。

 

在广州人的习俗里,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我不少广州朋友都喜欢喝汤,有的还会煲汤,这也是主妇们的必修课,在孩子们的记忆里,喝上一锅老火靓汤,就有了家的味道。而一句“我煲了一锅老火靓汤等你来喝”,也就成了最亲切的问候语。

 

出租车在一家炖汤店前停下,打开车门,跨过人行道,就是店堂。一张桌子,四条凳子,桌子上放着两小瓶酱油和盐,边上就是煤气灶,上面炖着一摞铝制大蒸笼里的汤,正在滋滋地往外冒着白色的蒸汽,门口放着一个不大的收银台兼取烫台,两个伙计在张罗吃客,收拾碟盘,调羹和汤渣。

 

在这三平方米左右的炖汤店,地上放着两台大功率电扇,门脸上也挂着电扇。这下反而加剧了室内外热浪翻滚,入座时连凳子都是热乎乎的。在如此环境下喝热腾腾炖汤是啥滋味?相信大热天谁也不敢恭维。

 

果不其然,小小店堂里有米其林餐厅颁发的牌子,还有店主的合影照。我们各要了一个“椰子炖竹丝鸡汤”。椰子当碗,里面是乌骨鸡。一口下肚,爽口解乏,提神去暑,暂忘闷热。体感炙热,大汗淋漓,去喝热汤,恐怕谁也想象不到。不过,这倒是很爽,难怪广州人喜欢喝汤。岭南之地,暑湿所居。当地人笃信汤有清热去火之效。他们认为,汤水可以滋补五脏、营养六腑。朋友见面,通常会说今天喝了吗?

 

这就是老广州的味道。我有比较,在五星级酒店是喝不到这样纯正的汤,感受不到这种市井味。我注意到,像这样的炖品店在广州很多,还有连锁店。喝汤,在广州就像喝茶,要上一杯咖啡,已然成为日常不可或缺的风景。我坐在小桌前,一边品尝烫的味道,一边望着川流不息的吃客。他们买了汤就提走,买卖之间很默契,心有灵犀,一般不问,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付钱走人。也有不少是开车来买汤的。

 

生意红火出乎我的意料。朋友说,来晚了就喝不到了。每天供应的份数是限定的。我问是何原因?他说,汤是要慢慢“煲”出来的,煮熟后还要小火焖上四五个小时才能入味。煲汤很讲究,这是急不得的“口福”,喝的也是功夫,必须用心来煲,里面大有学问。

 

看到一位姑娘从传祺M8下来,跨出车门一脚就踏进了店门口,提着一个保温包来买汤。伙计熟练地从蒸笼里取出一个“椰子炖竹丝鸡汤”,为她打好包后递给她,上车门一关,悄无声息地走了。伙计说,这姑娘总是晚上踩着点来买汤,到家喝汤还是热的。

 

看着消失的车子,让我想到了广州人对我说的一句话,“爱情会腻,炖汤喝不腻”。但细想一下,这难道是为了喝不腻?又很自然地会想到戴望舒的《雨巷》。这姑娘的车,就像小巷中的伞,化作蒙蒙细雨中的倩影……

 

我把刚才的一幕告诉朋友。忽然觉得在这小小的炖品店亲切起来,看到了烟火气里的温馨和故事,就像本地方言,滋润生活,品砸出人生的况味,是那样易于融入情感的共鸣,找到了故乡的感觉。

 

哦,大老远来此就是为了喝一口汤,居然喝出了乡愁,喝出了诗意,喝出了老广州的味道,也喝出了情谊……

 

心想,人生不就一口汤?

 

2022.8.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