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为何受关注?
标签:
汽车 |
当李书福在媒体面前构想他的“汽车帝国”,“让吉利汽车跑遍全世界”时,回头看“汽车合资”模式几乎在的衰败中将走向尽头。
因为超出人们的认知和常识,李书福当年的“疯狂”,成了今天的“远见”,李书福的“选择”,被看作了“英明”。李书福为何受关注?
撰文/颜光明
今天(3月28日)是吉利收购沃尔沃十周年。李书福再次迎来高光时刻,成为媒体圈的关注话题,大家都在用不同方式回顾或梳理这桩并购案的台前幕后,庆贺“十年之道”带来的变化。
吉利收购沃尔沃无疑是影响中外汽车史的壮举,不仅叫板了福特汽车巨头,还虎口夺食,由鲶鱼变成了鳄鱼,改变了格局。李书福也许不会想到,自己的买买买居然改变了命运,同时也拯救了沃尔沃。这是奇迹,难以置信,却是不争的事实。有人把此当作神话,李书福也成了“神”。
事实当然并非简单。因为超出人们的认知和常识,李书福当年的“疯狂”,成了今天的“远见”,李书福的“选择”,被看作了“英明”。当人们从质疑中转变为钦佩时,李书福的光环也就成了吉利的灵魂,他的成功也就被披上了霞光,由杂音变成了点赞。这种逆转的一边倒就像过去不看好的一致性一样,总觉得不真实。正因为此,吉利收购沃尔沃总被神秘化,或被放大,故事化,究竟怎样,至今是个谜。
不管如何,吉利造车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突破体制,打破秩序,改变格局的鲶鱼效应谁也不会否认;敢于挑战权威,颠覆合资模式,坚持自主,另辟蹊径,改变自主品牌命运谁也不会无视;将拿来主义当作商战思维,在买买买中找到自我变成鳄鱼,这要比单纯地走出去来得棋高一着却谁也难以效仿。
当李书福在媒体面前构想他的“汽车帝国”,“让吉利汽车跑遍全世界”时,回头看“汽车合资”模式几乎在的衰败中将走向尽头。历史的无情往往就是让不可能改变了。它的残酷性就是不真实的真实。
2020.3.2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