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年06月11日

(2018-06-11 09:17:57)

在我的理解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候场,只是有意识和没意识罢了。

 

候场

 

撰文/颜光明

 

 

收到友人寄来的一本书,是一本摄影集。书名叫《候场》。于是想到了每次去欧洲感觉印象最深的不是其他,而是剧院。尤其是那些并不华丽的剧院。有一次路过荷兰一个不知名的剧院,当地人告诉我,这可是欧洲最古老剧院之一。再是,前年在英国看到伦敦大街上有不少剧院,而且都是毗邻挨的很近。我问,看的人多吗?当地人说一到晚上就闹忙了,看戏的年轻人居多。去年,参加萨尔茨堡音乐节有幸参观了莫扎特剧院的后台,还有道具制作间,以及舞台控制室,看到舞台变幻的各种机关,大开眼界。

 

候场,这是“过渡性客体”。有人把它描述为“婴儿从依赖母亲的乳房到自主站立的过程中选择用以陪伴自己的洋娃娃、玩具或物品。”而演员的化装间就是真实与虚拟的过渡空间,也被称之为临时的家,抑或被认为是连接现实生活的制约与虚幻世界的自由的两端的一条通道。对于候场的确切解释是:为大幕开启前的三十分钟被称之为“候场时间”,这是演员们全神贯注准备的时间,除演职人员之外,任何人不得不在后台逗留。我问过一位曾一起参观莫扎特剧院的演员,候场的感觉怎样?她说,紧张。

 

友人在寄书的留言中写道:“我想用一本书与你分享一段动中有静的时光。这段时光,以独处,以静默,以等待,赋予人空间与真实。”在我的理解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候场,只是有意识和没意识罢了。俗话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与命运不同,有否候场事关精彩和悲喜。事实上,最好的表演是无技巧,最好的演员是本色。我想,前者的意义是对态度的酝酿,后者的结果是真实的呈现。由此打通虚实之间的通道,回归本原,这才是艺术。人生就没有这样幸运,没有排练和纠错的机会。属于一次性演出。从这个意义上讲,候场也是人生的序幕。问题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候场,只有表演。

 

20186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