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自主品牌的福地

(2016-09-04 09:59:55)

车展就是一种预演。未来的汽车充分竞争不是合资品牌之间的争雄,而是自主与合资的正面冲突,文化的拉锯和争夺,有效基盘的扩大和巩固。中国汽车的希望有赖于中国军团形成合力,群体崛起,将福地变成自己的城池。

 

成都,自主品牌的福地

 

撰文/颜光明

 

成都车展留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车展而是卖车的展销会,确切地说,它是自主品牌的福地。尤其是今年,各展台所提供的新车信心和展品表明,随着成都汽车消费水平的提升,市场环境的变化,汽车竞争也随之升级,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技术和品质差距在缩短,有的已经不分钟伯,对峙叫板,捉对厮杀,开始显现本土的优势,消费心理也开始倾斜。

 

一批自主品牌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在成都车展上扬眉吐气过。无论是展品还是展台布置,关注的人气,都比历届喜人,提高了档次,有的展台当场就开始销售或接受订单。也许你不会赞同车展变成展销会,但成都经销商借此车展大做自己的广告的气势,不得不承认,这里是汽车市场的天堂(半圆形的展馆上面是厂家的广告,下面就是经销商接待室)。值得关注的是,自主品牌在这里如鱼得水,长袖善舞,早已鸟枪换炮,把性价比的战术玩得风生水起,要比合资品牌轻松灵活,不仅接地气还深入人心。正如消费者所说,在成都及周边地区的观念里,品牌是虚的,性价比才是真的。

 

成都属于典型的二线市场,又是西南市场的门户。随着经济梯次转移和汽车市场的下沉,成都车展的地位也就由过去“骡马大会”(地摊式的汽车展销会)演变成继北上广之后的第四大车展。这些都要拜汽车普及所赐,但并非车展有何功劳。在厂家看来,成都车展是拉动全年汽车销量不可忽视的机会。对行业来说,也是下半年汽车市场走势的晴雨表。

 

所以,不管成都车展打什么旗号,即便是搬出国际车展的名头,如何包装或造势,在我看来还只是个地方车展,被定位为汽车展销会一点也不委屈。这不是小看,而是与它所处的环境和地位有关,要想跻身纯粹的车展暂难改变。尽管现在有一流的豪车品牌参加,但还是没有漂白过去靠卖车起家的痕迹。正如当地经销商所说,成都市场就是老百姓的市场。媒体调侃,“不去天堂去天府”。也就是说,杭州G20峰会未必有成都车展热闹,瞧瞧这里的人气,才能看懂中国。

 

这就点出了成都车展的特点。成都车展的人气历来代表了西南是市场的走势,近年来又成了汽车厂商的必争之地。过去这里是被自主品牌看好的市场,前提是它以老百姓为主的市场。用成都人的话说,“我们这里的人敢消费,天生的乐天派。”吃在成都,消费在成都,讲究的就是个“耍”字。我以为,这是真性情。十多年前,成都流行的是小型车,自主品牌成了主流。比如“小钢炮”(派力奥)的流行(南京菲亚特生产的第一款车型),至今都令不少成都人怀念。其次是QQ(奇瑞生产的微型车),还有Spark、奥拓,代表了成都人的幸福指数,后来被赛欧挤进,以“全民理想家轿”的煽情抢了风头(合资开始抢滩)。再是吉利和长城等在此扎堆,深耕低端市场,建立了根据地。如果留心的话,在成都繁荣的汽车消费中还能看到不少当年留下的痕迹。

 

这种现象曾经被看作“自主品牌的福地”。也正因为有这样的生存环境,自主品牌面对合资品牌的打压和围堵以及挤兑中并没有因弱小而夭折或挫败,是西南市场合资品牌没有顾及到的盲区给自主品牌留下了生存机会。所以,中国汽车应该感谢天府之国(包括广东和边远的地区在内)庇护了不少自主品牌的成长和发展。也正因为此,在今年成都车展期间,一场“首届中国品牌汽车品质论坛”引人关注。在我看来,在次召开似乎是一种寓意和象征。且不说它的来头,就说它的意义就具有现实性,与当下的汽车氛围相一致。

 

种种迹象表面,今年也许就是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对峙拉开序幕的开始,宣布叫板和挑战的元年(合资品牌的危机和自主品牌的兴起开始逆转),请查相关数据可以证实。可以说,汽车合资在中国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自主品牌登场的条件和气候已经形成(合资企业人才倒流自主企业已成趋势)。我不敢说汽车合资气数已尽,但衰败将是必然的(日韩汽车业发展为例),这是规律。应该看到,汽车及产业正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变化在发出警示。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康思远在车展前夕的宝马新能源汽车发布会上说,“不要看现在汽车表面上和平相处,事实上在暗流涌动,正在酝酿颠覆性的革命。”我以为这并非杞人忧天,而是产业和产品,形态和业态都在转变的风口上。

 

作为福地,首先要有一种包容和胸怀。在我的印象中,成都人的豪爽没有门户之见,老茶馆和星巴克同在一个屋檐下,相安无事,宽窄巷子能容得下南来北往的大度,贵贱贫富在此都能消融,各自头上一爿天地,有新的活法,没有戾气和抱怨,平静如水,显现民风的和善与淳朴。我甚至看到地震之后,火锅,麻将照样兴隆,如此坦然和淡定地对于天命的态度,岂能不为之感慨?所以,在这种达观之下呈现出的休闲文化一经上海世博会亮相,也就成了人们为之向往的天府之国了。

 

成都的同仁跟我聊起车展,毫不忌讳地说,成都车展就是由媒体发起,从汽车促销做起来的嘛。如今成了政府的脸面,一大政绩工程(硬件设施和管理),周围宾馆和交通等配套也都跟进,在向北上广学。如今,车展是一年比一年进步,厂商是一年比一年重视,有卖车到扎堆,再从战略转移到抢占高地,由产地车到地产车,成都也由过去的汽车消费市场变成了拥有自己产业的汽车重镇。这种变化使得成都也被打上了“诸侯汽车”的标签,不再是市场的提供者,而是竞争的参与者。

 

也许我们忘不掉过去成都车展留下的简陋和不规范,今天看到的高大上也有点过,甚至粗鄙和功利,但西南市场的热情和慷慨,提供的战略机遇不可小觑。比如,辉腾停产了,但谁也没想到,成都曾是辉腾全球销量最大的市场。再比如,捷达挥师西南,沃尔沃落地在此,各大豪车纷纷涌入蓉城等现象来看,成都汽车市场不再平静,自主品牌的福地也将成为往事,倒是由福地变成与合资品牌交量的前沿阵地。

 

车展就是一种预演。未来的汽车充分竞争不是合资品牌之间的争雄,而是自主与合资的正面冲突,文化的拉锯和争夺,有效基盘的扩大和巩固。中国汽车的希望有赖于中国军团形成合力,群体崛起,将福地变成自己的城池。

 

201692

采访于成都车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